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1.
李贵艳 《微创医学》2005,24(4):545-546
目的观察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疗效.方法对10例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病人采用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结果10例休克病人抢救成功,复位固定牢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腹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伴休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李贵艳 《医学文选》2005,24(4):545-546
目的观察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疗效。方法对10例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合并休克的病人采用经腹切口入路止血、复位固定。结果10例休克病人抢救成功,复位固定牢靠,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腹入路止血、复位固定抢救髋臼骨折股骨头中心脱位伴休克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李贵艳 《中国骨伤》2004,17(9):549-550
我科自1996—2002年采用加长型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多段骨折32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析普外科护理风险,探讨提防举措。方法:对我院普外科护士进行风险识别和护理干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解析普外科护理风险,并探讨相应的提防举措。结果:根据数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发现,产生普外科护理风险的因素较多,经过护理风险识别并采用干预举措,临床护理质量和病者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结论:通过对普外科护理风险因素解析,施行护理风险识别并采用相应的提防举措,提防后,可有效降低风险发生率,提升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李贵艳  蒋桂春 《广西医学》2005,27(8):1240-1241
近年来,随着工农业及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的病例不断增多,由于神经损伤部位大都靠近骨折端,因此手术时内固定物的选择对骨折愈合以及神经功能恢复均有影响。作者自2001年1月至2004年4月,采用髓内分叉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骨折伴桡神经损伤14例,经观察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4年1月至1997年6月采用骨牵引治疗粗隆间骨折36例,疗效满意,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56~78岁。36例中合并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3例,慢性支气管炎7例,冠心病4例。7例家属不愿行内固定手术。按Boyd分类:稳定型12例,不稳定型24例。36例患肢均有不同程度缩短,缩短距离最多的达5cm。2 治疗方法7例入院后即行股骨髁上骨牵引,其余的控制合并症后进行。治疗时将患肢放置在带屈膝装置的Braum氏架上,呈轻度外展、中立位,牵引时间为6~10周,牵引重量为体重的1/7。牵引期间每日测量两下肢相对长度(以同侧…  相似文献   
7.
李贵艳  蒋桂春 《华夏医学》2005,18(2):198-199
目的:观察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合并截瘫的疗效。方法:采用GSS内固定治疗胸腰段不稳定性骨折合并截瘫2 6例。结果:Cobb’s角由术前平均2 2 .5度矫正到术后2 .9度,椎体前后缘高度由术前4 1 %和6 8%恢复到术后的93%和96 %,三者均有极显著差异(P<0 .0 1 ) ;术后平均随访1 1个月,1 9例不完全性截瘫患者肌力均有1~3级恢复,7例全瘫患者中,6例肌力有1~2级恢复。结论:GSS可使突入椎管内的伤椎椎体后壁复位满意,固定牢靠,并能达到间接的椎管减压,但严重暴裂型骨折、脱位病例,需行椎管减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