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内科学   18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篇
药学   1篇
  201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卫生界正在进行关于疾病或健康的项目设计和规程应采取纵向抑或横向方法问题的讨论。这两种方法经常被认为互不相容。但在多数情况下,真正需要的是一种专业知识和特定的规程组成部分的富有成效的有机结合,和与之协同作用的一个整体的卫生保健系统、包括运转良好的社区为基础的初级保健制度的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有迹象表明,在1962~85年期间,发展中国家的耐药发生率曾经下降,而新近的资料提示耐药可能正在增加。起初的耐药减少似乎与国家结核病控制规程(NTP)的充分发挥作用相关联,而近来看到的耐药增加可能是由于规程的人力和资金不足,或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流行的影响,或二者兼而有之。HIV感染的流行可能占了NTP的上风,从而降低规程的效能,最终导致耐药的增加。耐药的监测看来是衡量规程效能的一个可靠的指标。 为了研究的目的,作为原发性耐药调查对象的有关病人样本,应包括HIV阳性和阴性病人,并能将二者相区别。现时所掌握的资料尚不足据以推荐一种在结核病人中进行HIV测验,以供监测使用的适当方法。 为了使耐药调查合乎公共卫生观点,必须确知参加治疗的病人中过去曾接受治疗者所占比例。从规程评估的角度来看,耐药调查中有意义的分母应是参加治疗病人的总数。 在初始耐药的调查中,测定结果应是过去从未接受结核病治疗者中带有耐药菌的人数,除以新参加治疗的病人数。对获得性耐药,应检视全部于治疗开始时细菌对药物敏感,但6个月后成为耐药者的病人。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查参加实施地区结核病规程(DTP)卫生机构的短程化学治疗(SCC)病人的细菌学情况,以及耐药者所占比率,在North Arcot区和Pondicherry地区收集了治疗前后的痰村本。在North Arcot区,头2个月每个周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各2次,其后4个月每周利福平和异烟肼各2次,在充分监督下服药。在Pondicherry,头2个月每日给予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其后4个月每周利福平和异烟肼各2次。在接受了80%或以上药物的病人中,North Arcot有80%、Pondicherry有92%的病人于治疗结束时痰结核杆培养转为阴性。甚至在起初细菌耐药的病人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反应良好。在治疗开始前,North Arcot的2779名病人中,25%对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耐药,包括2%对利福平耐药者。在Pondicherry,13%的病人起初对一种或一种以上药物耐药。起初对利福平耐药者占0.9%。治疗结束时,原起初耐药者中无一例对利福平有获得性耐药。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的类型很多,最常见的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它的发病机理,长期以来在临床上进行了许多研究,有些研究者从遗传倾向和遗传形式上来探讨,但大多数研究者一直在探索视网膜下积液(SRF)的来源。多年来一些研究者从解剖学特征、临床观察或动物实验,认为SRF有三种来源: (1)视网膜变性:早期Magitot在光学显微镜下证实SRF中有脱落的视网膜神经细胞和原生质碎片,故确认来自视网膜。随后Lam等发现SRF有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和许多未知类型的细胞,他们在电镜下发现SRF中有巨噬细胞。近期Toris等诱发猴视网膜脱离的SRF,在电镜下也观察到巨噬细胞。有人根据临床所见和SRF中脂蛋白成分分析,确认视网膜变性致使视网膜物质到达SRF中。  相似文献   
5.
目前世界各国沿用的视力表分两大类,一类为Snellen表,用分数记录,按6m距离测量如6/6,另一类为国际视力表,用小数记录,改为5m测量,如0.1,1.0;这两种视力表存在三个问题,1.增率不均;2.视力统计困难,3.当视力低到一定程度时如手动、光感等,便无法用数字表达和记录。其中增率不均是最带根本性的问题。我国温州医学院缪天荣教授经过多年研究。提出了目前的“标准对数视力表”,该表经有关部门严格评审,已被列为国家标准,由卫生部颁发,并将自今年  相似文献   
6.
耐药是结核病治疗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在控制该病中监控规程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社区内原发性耐药的规模,是治疗程序效能的重要标志。自1965年以来,南非医学研究委员会的结核病研究所(TBRI)已完成了25次在结核病流行最广的成年黑人中进行的结核病人耐药情况的年度调查。病人的挑选方法,标本采集,化验手续和耐药标准,都得到严格遵守。全部标本都在一个中心化验室相同的两位技术专家监督下进行处理。在1965至1988年间,一共从新病例中分离出33 111株结核分支杆菌,从旧病例中分离出19 134株。对于5种主要抗结核药物的原发和获得性耐药都有极其显著的下降。性别和年龄对耐药率无影响,但病人的种族和地理居处却与之有关。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治疗结核病的作法是令人满意的。目前南非黑人中原发性耐药的发生率介乎消灭结核病工作相当先进的国家与结核病仍是公共卫生问题的国家之间。还有,可以证明的是,可比且有临床意义的资料,能由中心化验室利用不复杂而又化费不多的药物敏感测验方法获得。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控制工作的目标,是将该病在全世界人口中的年发病率降至百万分之一以下。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当前,提倡的主要战略,是发现明显的结核病病人,并用短程化学治疗将其治愈。 通过这一途径战胜结核病,当然有一些重大的障碍。诊断并非易事,特别是对痰涂片阴性的病人,因而要想成功地发现病例,单凭有效的镜检工作是远远不够的。现代的短程化学治疗,在某些日常工  相似文献   
8.
眼科学     
  相似文献   
9.
汤飞凡等于1957年首次用鸡胚分离沙眼衣原体成功之后,1963年Gordon等则用照射的McCoy细胞分离沙眼衣原体获得成功。此后,一些研究者认为此法较鸡胚方法敏感、经济、快速和较易纯化,故国外广泛应用。Evans等比较了6种不同处理方法对McCoy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使用林万明等改进的半导体热敏电阻探针直接测温装置的热变性温度法(Tm),测定沙眼衣原体DNA中G+C的含量。此法简单、方便并且重复性好。本结果表明,沙眼衣原体TE55株DNA中G+C的含量,与国外文献值相近,今后,可用此法鉴别临床分离的衣原体及进一步确立衣原体的分类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