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2.
目的探讨竹根浸液抗过敏作用。方法建立鼠I、IV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将大、小鼠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组、竹根低剂量组、竹根中剂量组、竹根高剂量组6组。空白组不给药,阴性对照组备皮处予0.9%的氯化钠注射液,竹根浸液组与地塞米松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药液涂抹。比较干预后大鼠皮肤内层蓝斑直径、血清IgE浓度及小鼠左右耳质量差。结果竹根浸液各组与地塞米松组的大鼠平均蓝斑直径、平均血清IgE浓度及小鼠平均左右耳重量差均较阴性对照组小。结论竹根浸液能明显抑制实验鼠I、IV型超敏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观察小鼠灌胃给药后产生的各种生理病理反应,对南天竹根的药理毒性进行研究,为其应用于临床提供支持。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南天竹根浸液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给予每天3次灌胃给药,密切观察实验小鼠给药后的各类症状以及出现的各种反应,判断南天竹根是否致毒,并计算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结果南天竹根浸液每日的最大给药剂量为122. 4 g·kg-1(相当于临床拟用量的195. 8倍),该剂量下实验小鼠生存状况良好,未出现明显的致毒反应,且14 d内实验小鼠全部存活,处死解剖后的小鼠脏腑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南天竹根浸液灌胃给药对小鼠未见明显的毒理性反应,小鼠生长状况正常,说明南天竹根的使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慢性鼻窦炎和血浆生化检测指标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 将入选的4575例研究对象分别分为:(1)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情况;(2)单纯慢性鼻窦炎组(A组)、单纯脑梗死组(B组)、慢性鼻窦炎合并脑梗死组(C组)及非慢性鼻窦炎非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D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C-RP、NO和ET-1的表达水平. 结果 脑梗死组中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12.30%)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8.4%)(P<0.01);A组、B组和C组的C-RP、NO和ET-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1),其中C组的表达水平最高(P<0.01). 结论 慢性鼻窦炎与血浆中C-RP、NO和ET-1的高表达均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饮食对人的健康尤其对患有疾病的人非常重要。饮食应因人、因地、因病而异,要根据中医的寒、热、虚、实辨证的选择饮食。笔者现将肛肠疾病患者饮与食的辨证调护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50岁。因肛门部肿胀疼痛、流脓、下坠1月余入院。查T37℃,P84次/min,BP17/11kPa。心电图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初诊为高位复杂性肛瘘,拟行手术。术前BP16/11kPa,半小时前肌注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注药后约3分钟,患者自觉面部发热,继之咽喉部阻塞感,呼吸道作痒,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即刻给予氧气吸入。查眼结合膜明  相似文献   
7.
医学检验标本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检验是服务于临床的实验室检查技术,实验诊断的所有项目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检验结果必须及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β-榄香烯(β-elemene)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epG2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细胞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细胞给予β-榄香烯处理,对照组细胞不添加任何药物。采用MTT法检测HepG2细胞的活力;分别采用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及侵袭实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测定HepG2细胞的体外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采用明胶酶谱法及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MMP-9酶活性及蛋白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HepG2细胞NF-κB p65核转位的情况。结果: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迁移及侵袭实验、细胞-基质黏附实验表明试验组细胞的迁移、侵袭和黏附能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呈浓度依赖性;明胶酶谱法及western blot表明β-榄香烯能明显降低MMP-9的酶活性及其蛋白表达,呈浓度依赖性;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表明与对照组相比,β-榄香烯可以明显抑制HepG2细胞NF-κB p65的核转位,从而抑制其活化,呈浓度依赖性。结论:一定量的β-榄香烯在体外可以抑制HepG2细胞迁移、侵袭和黏附,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抑制NF-κB p65活化从而抑制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探讨慢性鼻窦炎和血浆生化检测指标与脑梗死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的4575例研究对象分别分为:(1)脑梗死组和非脑梗死组,比较两组慢性鼻窦炎的发病情况;(2)单纯慢性鼻窦炎组(A组)、单纯脑梗死组(B组)、慢性鼻窦炎合并脑梗死组(c组)及非慢性鼻窦炎非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D组),检测各组患者血浆中C—RP、NO和ET-1的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组中慢性鼻窦炎的发病率(12.30%)明显高于非脑梗死组(8.4%)(P〈0.01);A组、B组和c组的C—RP、NO和ET-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D组(P〈0.01),其中C组的表达水平最高(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与血浆中C—RP、NO和ET-1的高表达均与脑梗死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与脑血管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摘取门诊核磁共振检查报告总数6648份,其中未见异常1731份,上颌窦炎1225份,筛窦炎238份,蝶窦炎83份,脑梗塞3968份,颅内占位226份。颅内出血284份,其它46份。结果:我院门诊病人中脑梗塞的核磁诊出率为59、68%,鼻窦炎的核磁诊出率为23、25%,即既患有脑梗塞又患有鼻窦炎病例为488份,而脑梗塞与其它疾病的同患比例极低。结论:脑梗塞的发生与慢性鼻窦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