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评价ABO血型不相容的供肝在儿童活体肝脏移植中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7月于我院完成的62例首次儿童活体肝移植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供体与受体ABO血型匹配情况分为3组:ABO血型相同(ABO-Id)组33例;ABO血型不同但相容(ABO-C)组10例;ABO血型不相容(ABO-In)组19例,3组中位年龄均为5月龄。ABO血型不相容组中4例受体因合并肝功能衰竭、2例受体因血型抗体效价≥1∶32,术前予以血浆置换。所有ABO血型不相容受体术前血型抗体效价<1∶32。3组受体均采用背驮式肝移植术,均接受免疫抑制治疗和抗凝治疗。术后随访截止2020年12月31日或死亡日期,随访时间为5~20个月(中位数12个月)。分析3组受体基础临床资料、术后生存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  3组受体移植月龄、性别、基础疾病、手术史、Child-Pugh评分、供者年龄、移植物与受者质量比(graft to recipient weight ratio, GR/WR)、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免疫抑制剂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BO-Id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2例。ABO-C组术后死亡1例。ABO-In组围手术期死亡1例,术后死亡1例。3组受体整体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胆道吻合口狭窄以及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儿童ABO血型不相容活体肝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有效增加供肝来源,挽救终末期肝病患儿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阻肺患者胃上皮内瘤变病灶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6例进行EMR的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消除恐惧和疑虑;术中熟练配合,呼吸道管理;加强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正确的健康指导.结果:所有病例均安全,成功完成手术,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病变残留及复发等并发症.结论:内镜下微创治疗胃上皮内瘤变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的优点,加强护理对提高合并慢阻肺患者手术的安全性及成功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婴儿出生以及孕产妇分娩相关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肝母细胞瘤患儿及其母亲的病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婴儿特征指标、母亲怀孕与分娩有关指标进行多因素统计检验. 结果发生肝母细胞瘤风险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值比为26.0(95%可信区间为14.0~65.7).母亲≤20岁和≥30岁的比值比分别为1.5(95%可信区间为0.6~4.6)和2.6(95%可信区间为1.0~6.7).超重和肥胖母亲的比值比为3.2(95%可信区间为1.0~6.7).孕妇吸烟的比值比为2.9(95%可信区间为1.1~4.2),对>2岁及H{生体质量正常儿童影响较大. 结论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患儿出生体质量及孕妇超重、吸烟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围产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婴儿出生以及孕产妇分娩相关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肝母细胞瘤患儿及其母亲的病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婴儿特征指标、母亲怀孕与分娩有关指标进行多因素统计检验. 结果发生肝母细胞瘤风险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值比为26.0(95%可信区间为14.0~65.7).母亲≤20岁和≥30岁的比值比分别为1.5(95%可信区间为0.6~4.6)和2.6(95%可信区间为1.0~6.7).超重和肥胖母亲的比值比为3.2(95%可信区间为1.0~6.7).孕妇吸烟的比值比为2.9(95%可信区间为1.1~4.2),对>2岁及H{生体质量正常儿童影响较大. 结论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患儿出生体质量及孕妇超重、吸烟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围产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胰腺损伤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我院自2004年8月~2011年12月共收治胰腺损伤患儿13例,其中Ⅰ度胰腺损伤3例,Ⅱ度7例,Ⅲ度2例,Ⅳ度1例;淀粉酶升高4例。13例患儿均经病史、腹部查体、淀粉酶检测、B超及CT明确诊断,4例经手术探查证实。结果 3例Ⅰ度及6例Ⅱ度经非手术治疗;1例Ⅱ度行腹腔广泛引流;1例Ⅲ度胰腺损伤因膜膜炎行剖探查术,术中见腹腔中等量积液,胰腺中部断裂,胰管未断裂,行断裂修补,局部引流;1例Ⅲ度因形成胰腺假性囊肿行胰腺囊肿-空肠Roux-Y吻合术;1例Ⅳ度行胰腺断裂近端缝合、远端胰腺空肠Roux-Y吻合术。所有患儿均临床治愈。结论小儿胰腺损伤因其症状往往较为隐匿,诊断较为困难,了解胰腺损伤的机制及高度警戒心理有利于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胰淀粉酶及脂肪酶升高在胰腺损伤诊断中并不可靠;螺旋CT增强扫描检查应作为胰腺损伤首选检查方法;轻度胰腺损伤多可非手术治愈,重型胰腺损伤合并腹膜炎表现需行剖腹探查并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6.
在供肝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儿童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可以成为供肝来源之一,但关于儿童DCD肝移植的报道较少.2011年11月,我院成功完成1例幼儿心脏死亡肝脏捐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22岁,因"自行吞服金属栅栏状窗帘挂钩1枚2h"入院.胸部X线检查发现食管下段巨大不规则金属异物.因患者不配合内镜下治疗,故拟行静脉麻醉下食管异物取出术.日本Olympus H260内镜行常规胃镜检查,在距门齿37 cm处发现一栅栏状金属异物嵌顿于食管下段(图1),用鳄鱼钳钳住金属异物头端,尝试向口侧牵拉异物无法拖动(图2),考虑异物在食管腔内嵌顿,直接取出困难,也无法观察异物全貌,故将异物缓慢推送入胃内(图3).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活体肝移植治疗儿童终末期肝病胆道闭锁(BA)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6年6月至2009年7月,共完成亲属活体部分肝移植治疗胆道闭锁22例.术后平均随访18.5(1至36个月)个月,回顾总结肝移植患儿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22例胆道闭锁患儿中已行Kasai手术9例,20例低于1岁,21例低于10kg.其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均无差别.供肝受体质量(GR/WR)比3.5(2.1~5.7)%.有27例次术后并发症,包括3例术后出血再手术止血,1例门静脉并发症,肝静脉并发症1例,3例肝动脉并发症,胆道并发症1例.有3例围手术死亡,1例再次移植,急性排斥5例(22.7%).6个月、1年和3年受体生存率分别为86.4%、82.2%和82.2%.结论 受体体重,移植物受体质量比,是否行Kasai手术对肝移植手术效果无影响;适当的供肝质量,细致的手术技巧可增加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婴儿出生以及孕产妇分娩相关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肝母细胞瘤患儿及其母亲的病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婴儿特征指标、母亲怀孕与分娩有关指标进行多因素统计检验. 结果发生肝母细胞瘤风险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值比为26.0(95%可信区间为14.0~65.7).母亲≤20岁和≥30岁的比值比分别为1.5(95%可信区间为0.6~4.6)和2.6(95%可信区间为1.0~6.7).超重和肥胖母亲的比值比为3.2(95%可信区间为1.0~6.7).孕妇吸烟的比值比为2.9(95%可信区间为1.1~4.2),对>2岁及H{生体质量正常儿童影响较大. 结论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患儿出生体质量及孕妇超重、吸烟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围产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母细胞瘤发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婴儿出生以及孕产妇分娩相关的特征.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收集肝母细胞瘤患儿及其母亲的病历资料,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婴儿特征指标、母亲怀孕与分娩有关指标进行多因素统计检验. 结果发生肝母细胞瘤风险中低出生体质量儿的比值比为26.0(95%可信区间为14.0~65.7).母亲≤20岁和≥30岁的比值比分别为1.5(95%可信区间为0.6~4.6)和2.6(95%可信区间为1.0~6.7).超重和肥胖母亲的比值比为3.2(95%可信区间为1.0~6.7).孕妇吸烟的比值比为2.9(95%可信区间为1.1~4.2),对>2岁及H{生体质量正常儿童影响较大. 结论肝母细胞瘤的发生与患儿出生体质量及孕妇超重、吸烟等因素有关,应重视围产期卫生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