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甲胺磷为有机磷农药中比较常用的一类,目前对急性甲胺磷中毒尚无肯定有效的治疗方法[1、2].笔者应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治疗急性甲胺磷中毒患者,通过观察治疗期间患者血中甲胺磷含量的变化,以证实HP是否可控制病情进展,提高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18例,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注射液)20例,测定两组基础以及透析3个月后血常规、肝肾功能、尿量、尿肌酐、尿尿素氮等,计算残余肾功能(RRF)及RRF下降速率。结果两组患者RRF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均呈下降趋势,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第3个月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第6个月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RRF下降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清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稳定,无明显变化。结论CAPD患者残余肾功能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丹参注射液可减RRF下降速率,但对改善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无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血液净化技术的日臻完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活时间不断延长,但对于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来说,仍要忍受着各种并发症的折磨[1]。皮肤瘙痒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皮肤症状之一,在血液透析期间和透析后症状最为明显,发生率约为36.1%,单纯血液透析治疗可增加瘙痒的发生率,约60.0%~90.0%[2]。  相似文献   
4.
血液灌流治疗毒鼠强中毒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血液灌流(唧)是通过体外循环的方法清除人体血液中内源性和外源性的毒物,是临床抢救多种毒性疾病的常用有效方法。我院2004年4月-2007年1月共收治毒鼠强中毒病人28例,其中6例因经济原因未用唧治疗,其余22例均于入院后立即行唧治疗,收到很好疗效。现将治疗结果及护理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研究表明,终末期肾病患者存在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增加透析患者病死率的主要原因[1]。中药丹参已被证实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炎性因子释放等作用,本文通过在腹膜透析患者腹腔内使用丹参,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88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100 mL肾康注射液加入300 mL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天,4周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尿素氮(BUN)及血红蛋白(Hb)值,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临床总有效率对照组为59.09%,治疗组为8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cr,Ccr,BUN,Hb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的进展,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李若福 《江西医药》2005,40(5):279-280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尿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糖尿病临床肾病诊断标准的病人3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达美康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降之片(辛伐他汀)口服,1次/d,每次20mg,连续治疗4周。所得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中尿白蛋白明显下降(P<0.01)。结论辛伐他汀能使非高脂血症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减少,具有非依赖降脂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维持性腹膜透析(CAPD)患者微炎症状态,探讨丹参对微炎症的影响。方法:38例CA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透析)和治疗组(常规透析加丹参),分别测定各组基础以及透析3月后微炎症指标: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等。结果:(1)透析患者的hs—CRP、IL-6、TNF—α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2)治疗组患者3月后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6、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稳定,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D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丹拳可有效地短期改善CAP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但对改善腹膜溶质转运功能无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效果。方法42例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1例,两组都采用传统西药综合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中药方口服治疗。结果经过观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0%,对照组57.1%,两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的尿蛋白转阴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水肿消退与肉眼血尿消失例数对比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继发性肾小球疾病能有效提高治疗疗效,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T2DM)中医痰瘀证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为T2DM的临床辨证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0例新诊断住院T2DM患者,分为痰瘀组、非痰瘀组各30例,入院次日晨抽血测定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凝血]因子Ⅰ(Fib),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分析上述指标与痰瘀证的关系。对照组30例为同期健康体检者。结果:两组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PG、Fins、Fib、TC、TG、HDL-C、LDL-C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痰瘀组与非痰瘀组比较,FPG、TC、TG、HDL-C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指数(BMI)、LDL-C、Fib、HOMA-IR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痰瘀证与T2DM胰岛素抵抗相关,高胰岛素血症可作为T2DM痰瘀辨证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