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DISCOVER人工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颈椎病的近期效果及并发症。方法 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应用DISCOVER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治疗颈椎病患者3例,术前和术后2个月进行JOA评分,并摄颈椎正侧位、前屈后伸位X线片,观察假体稳定性、颈椎置换节段和C3~C7节段的活动度,统计手术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1个月内自愈。随访2个月,JOA评分由术前平均9.3分(7~12分)上升至术后平均15.3分(14~17分),置换节段术前活动范围平均9.7°,术后平均为6.5°;颈椎(C3 C7)活动度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DISCOVER颈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能获得与传统颈前路减压融合术同样的手术效果,术后达到即刻稳定,纠正并维持了颈椎近正常的活动度,是治疗颈椎病的较好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髋臼骨折患者实施3D数字骨科技术的有效性。方法选择42例于本院手术治疗的髋臼骨折患者,纳入时间为2014年6月—2017年6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21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行3D数字骨科技术,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指标、骨折复位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髋关节功能及复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长较短、出血量较少,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髋臼骨折治疗中合理应用3D数字骨科技术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聚(乳酸乙醇酸)[poly(DL-lactide-co-glycolide),PLGA]纳米粒的制备条件,并进一步验证该纳米粒对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负载效率和活性维持.方法 采用复乳法制备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PLGA纳米粒,研究PLGA浓度、PLGA/BSA质量比、水油体积比及内水相溶剂对纳米粒粒径、蛋白包封效率的影响,然后选择优化条件制备负载bFGF的PLGA纳米粒,通过细胞增殖实验验证bFGF的活性.结果 采用优化条件制备的纳米粒对蛋白的包封率达到70.0%,粒径(373±12) nm,Zeta电位(27.1 ±0.6) mV.蛋白得以缓慢释放,突释现象不明显.负载bFGF的PLGA纳米粒有较好的活性,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优于bFGF溶液组.结论 采用复乳法制备的PLGA纳米粒可用于负载生长因子实现缓释,并能较好地维持其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