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烫伤灵对小鼠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烫伤灵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巴豆油致炎模型,用烫伤灵高、低剂量皮下注射。30min后处死取小鼠腹腔液测定其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影响;同时采用扭体法、热板法,考察镇痛作用。结景烫伤灵高剂量组与獾油组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P〈0.01);烫伤灵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P〈0.01)。结论烫伤灵对动物体表深度烫伤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
抗衰Ⅰ号方能延长果蝇平均寿命和最高平均寿命 ,也能延长小鼠的游泳时间和常压耐缺氧时间 ,提示该方具有延长寿命和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3.
补血抗衰Ⅱ号系由又桑椹、白芍等补血药组成的纯中药制剂,经实验证明,该方能延长五龄期蚕的抗缺氧、耐饥饿的时间(P<0.05-0.01),延长雌雄蛾与家蚕全生育期的平均寿命与最高寿命均值(P<0.05-0.01),同时对蛹期的时间亦有明显的延长作用。结果提示:该方具有一定的延年益寿作用。  相似文献   
4.
病毒性肝炎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近年来我国使用中草药,获得了较好疗效。本文拟对中草药防治病毒性肝炎的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观察近况作一简介。中西医分型与辨证论治急性黄疸型肝炎相当于中医“黄疸”中的“阳黄”,中医认为属于湿热实证。一般分为偏热、偏湿及湿热并重三型,各地意见基本一致。常依次分别使用茵陈蒿汤、茵陈四苓汤或茵陈胃苓汤,以及茵陈蒿汤加减或与草药组成新方使用。  相似文献   
5.
温里药兴奋离体肠管作用机理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六味兴奋肠管活动性温里药兴奋肠管活动的机理。实验表明,对六烃季铵、阿托品、肾上腺素、心得安、苯海拉明抑制肠管的活动,附子能兴奋之;对六烃季铵、阿托品、肾上腺素、心得安抑制肠管的活动,高良姜、吴茱萸能使之兴奋,吴茱萸所含的cGMP亦可能参与兴奋肠管活动;对六烃季铵、苯海拉明抑制肠管的活动,小茴香能兴奋其活动;桂枝、花椒仅对阿托品所致的肠管抑制有兴奋作用。推测它们可能是通过胆碱样、组胺样、抗肾上腺素样作用或是通过其中之二或是通过其中之一兴奋肠管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观察了“抗癌1号”对小鼠肉瘤S_(180)生长的抑制作用及该方的毒性。荷瘤小鼠口服120g/kg日,抑瘤率59.4%,35.7%,45.5%;口服80%/gk日,抑瘤率为58.2%,16.5%,25.8%。小鼠腹腔注射,LD_(50)为40.05±4.33g/kg;急性毒性限量实验,小鼠口服600g/kg/日,连用7天,毒性不大.  相似文献   
7.
该实验现察了降糖延生液对正常家兔、肾上腺素性高血糖家兔、葡萄糖性及四氧嘧啶性高血糖小鼠血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注射及口服给药时.降糖延生液对上述高血糖动物均具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8.
补血中药抗衰老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遵循祖国医学气血互依的关系观察了 6个补血中药和以补血药为主组成的抗衰Ⅰ、Ⅱ号方对高龄鼠和D -半乳糖性早衰小鼠的抗衰老实验 ,结果发现对自由基和脂褐素的生成均有良好抑制作用 ,对其他抗衰指标也有显著影响 ,能提高免疫功能和抗应激能力 ;改善记忆障碍 ;提高性激素水平和性器官指数 ,延长家蚕和果蝇的平均寿命和最高寿命。还对四种“血虚”模型小鼠提前康复血象 ,并对造血功能的损害有修复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血抗衰Ⅱ方系由桑椹、白芍等补血药物组成的方药制剂,经实验证明该方能显著地提高高龄与少龄小鼠红细胞SOD的活性(P<0.05~0.001);抑制脑LF的生成(P<0.05~0.01);减少血清及肝中LPO的含量(P<0.05~0.01)。提示该方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庆大霉素(Gentamycin,GM)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滥用和不合理应用的现象屡见发生。根据统计,1980—1981年,上海市抗生素处方中GM占19%,81年医院中GM用量及使用人次较80年增加30.9%,82年后仍在上升。随之而来的是细菌对GM耐药率的逐步上升,疗效的下降和其不良反应给人们带来的危害有所增加。如上海地区1980—82年对绿脓杆菌的耐药率为42—49%,四川地区1980年测定绿脓杆菌对GM的耐药率已上升至65.6%,而国外某医院1981—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