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笔者对65例进展期癌,包括胃癌40例、食管癌12例、肺癌8例和原发性肝癌5例进行了经导管动脉化疗灌注(TAI),其中4例肝癌同时施行了经导管动脉拴塞(TAE),共治疗191次;近期有效率达78.4%,表现为肿瘤缩小、症状减轻、生存期延长。结果证明:TAI和TAE是治疗这些晚期癌的有效姑息方法。  相似文献   
2.
大咯血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临床观察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大咯血行介入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机理、临床观察及其防治要点。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后严密观察不良反应的发生,尽早发现,及时防治,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置入术的操作技术和临床意义.方法 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静脉造影证实的颈静脉和上肢深静脉血栓患者6例,在DSA机下实施上腔静脉内临时滤器置入术.患者均为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的病因3例为中央静脉插管所致,3例为恶性肿瘤压迫侵犯.滤器置入经右侧股静脉途径,行上腔静脉造影后,经导丝引导将滤器释放系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ingyangmycinPYM)+明胶海绵(Gelatin Sponge granule-GSG)介入治疗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21例咯血患者经DSA发现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判定责任血管、瘘口的类型、数目、大小,全部病例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结果:本组21例手术均成功,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3年,20例患者临床咯血症状消失,1例术后8个月再次咯血,第二次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介入治疗,咯血症状消失。结论:对肺咯血合并支气管动脉-肺动、静脉瘘的患者,选择性血管内使用平阳霉素+明胶海绵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用11G或13G长15.0cm骨穿针穿剌到位后,用球囊扩张将压缩骨折的椎体进行扩张,然后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粉剂、液态单体及超液态碘化油按比例配制成骨水泥,当骨水泥呈牙膏状时,注入破坏的椎体腔。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根据WHO疼痛缓解程度判断其有效性,术后18例患者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完全缓解率为66.67%,WR部分缓解率16.67%,轻度缓解3例,总有效缓解率为83.34%。术后椎体压缩程度与术前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所有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所致疼痛、增加椎体高度、减轻后凸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的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胆道金属支架与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PTCD治疗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30接受PTCD治疗(对照组),另30例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观察组)。随访1年。结果术后,观察组支架通畅时间为(225.4±52.6) d,显著长于对照组【(156.7±44.2) d,P0.05】,住院时间为(12.3±2.4)d,显著短于对照组【(19.9±4.1) d,P0.05】;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为(110.2±60.1)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149.8±64.5)μmol/L,P0.05】,碱性磷酸酶为(216.8±127.6)IU/L,显著低于对照组【(312.9±149.5) I-U/L,P0.05】,谷氨酰转肽酶为(196.5±100.5) IU/L,显著低于对照组【(269.8±121.3) IU/L,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1 a生存率为3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0.0%(x~2=3.922,P=0.045)。结论老年肝外胆道恶性梗阻患者接受经ERCP胆道金属支架置入治疗能短期降低黄疸,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42例晚期贲门癌的血管造影表现和动脉灌注化疗的疗效进行了分析,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治疗148次,有效率为85.7%,未见并发症。血管造影显示;肿瘤区供血增加和染色(29例69%),胃壁动脉包绕(28例67%),淋巴结增大浓染(21例50%)和肝转移(20例47.6%),对这些征象的临床意义和影响疗效的因素作了讨论。结果表明、动脉灌注化疗是晚期贲门癌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姑息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海拔2261m)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血管内溶栓治疗和PTA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26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患者应用团注或渐进性脉冲溶栓的方法,进行动脉内溶栓治疗,12例慢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留置导管后用微量动脉泵继续溶栓(5~7)天,并且进行了PTA治疗。14例急性长段动脉闭塞患者,继续给予扩血管、抗凝、静脉溶栓治疗。结果:本组26例急慢性下肢长段动脉闭塞症,除1例无效外,其余病例经溶栓和球囊成形治疗,均获得成功,成功率为96%(25/26)。结论:综合应用灌注溶栓、导管取栓、导管机械性扩张、球囊成形是治疗西宁地区急慢性长段动脉闭塞症,尤其是急性动脉闭塞症的最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进展期胃底贲门癌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胃左动脉(LGA)及左膈下动脉(LIPA)造影的意义;探讨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对进展期胃底贲门癌的价值。方法18例经DSA确认有LGA and LIPA均参与胃底贲门癌供血者行二动脉化疗栓塞术,LGA共行70次TACE,LIPA共行65次TACE。术前除胃镜和钡餐检查外均行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术中常规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准确估计腔内外病变情况,在确认供血范围后将导管逐一超选择至LGA and LIPA支,再分别用碘油-抗癌乳剂栓塞肿瘤末梢血管,然后注入明胶海。结果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后1、2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88.9%(16/18)、55.6%(10/18)、38.9%(7/18);有4例均行LGA and LIPA化疗栓塞2-3次后行外科手术根治术,已存活4年和5年,目前仍在随访中。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进展期胃底贲门癌术中行腹主动脉、腹腔动脉及LGA and LIPA造影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的T分期;行LGA and LIPA联合化疗栓塞是一种疗效好、安全性高、科学合理、并发症少且多为自限性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颈癌术前经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的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方法:对56例宫颈癌患者实施外科手术前先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抗癌药物为5-FU、顺铂(DDP)、表阿霉素(ADM),灌注化疗后用ADM 10mg+碘化油10mL+5-FU 250mg制成乳剂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再用明胶海绵条栓塞子宫动脉.介入术后择期行宫颈癌根治术,分析临床疗效及病理变化.结果:56例宫颈癌患者经(1~2)次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顺利手术切除;介入术后完全缓解(CR)29例,部分缓解(PR)22例,总有效率为91.07%,术后标本病理切片中可见癌细胞坏死、退变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24例临床分期发生逆转,其中8例病理学未见癌细胞. 结论:宫颈癌术前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可使肿瘤缺血坏死、体积缩小、减少术中出血,为手术治疗创造机会,提高宫颈癌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