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血流变学改变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6 0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参麦组和鲁南欣康 (鲁南 )组 ,每组 30例。除常规心梗治疗外 ,参麦组静脉注射参麦液 4 0ml/d ,鲁南组静脉注射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2 0mg/d ,疗程 4周 ,于治疗前后及用药过程中监测心肌酶、心电图与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结果 参麦组总有效率 86 .6 7% ,显著高于鲁南组 (70 .0 0 % ) ;在降低心肌酶、改善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方面的作用均较鲁南欣康注射液显著 (P <0 .0 1) ,且副作用显著低于后组。结论 参麦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 ,改善微循环 ,降低血液粘滞度等作用 ,对糖尿病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异常血流变的疗效确切 ,副作用少 ,较鲁南欣康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村地区冠心病易患因素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农村地区冠心病的患病率相对城市较低,但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我们对1997~1998年医疗下乡期间收治的120例农村冠心病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并与城市10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比较,旨在探讨农村地区冠心病易患因素发生情况。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 所有冠心病患者均符合1978年WHO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20例农村冠心病患者,其中心肌梗塞12例,心绞痛60例,心律失常20例,心力衰竭28例。男性89例,女性31例,平均年龄56.8岁。对照组为100例城市冠心病患者,其平均年龄及性别、疾病构成比例均与农村冠心病组相似,具有可比  相似文献   
3.
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有稳定而持久降压作用,且服药次数少,价格便宜,长期治疗对机体代谢又无明显影响及副作用少等特点。本文观察伲福达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干预对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76例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维持原治疗不变的基础中,予以阳性强化干预,观察24周。于下预前后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定生活质量。结果阳性强化干预24周末,人组被试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提高,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阳性强化干预能有效矫正农村居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不良行为,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性格、职业、生活事件与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分析病人组与对照组不同职业类型血脂水平、紧张事件发生频数、不同性格类型的病人发生心梗的情况,并对相关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①病人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均显著高于对照组;②SCL-90评定量病例组的总分、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SLERS量表提示;病例组各计分总值均高于对照组(P<O.05);③生活事件:病人组97次,平均0.97次,对照组47次,平均0.45次,病人组高于对照组(X=50.48,P<0.05)。结论不同人群的个性、职业、生活事件等因素在心肌梗塞的发生发展过程均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高血压的特点是血压较不稳定,24小时血压变化大.理想的降压药物应具有稳定而持久的降压作用,且服药次数少,价格便宜,长期治疗对机体代谢又无明显影响及不良反应.本文观察缬沙坦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特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口服索他洛尔对甲状腺机能亢进 (甲亢 )性心房颤动 (Af)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 4 8例甲亢持续性Af的患者常规华法林钠 (商品名 :华法林 ) (2 .5mg/d)抗凝 3周后给予口服索他洛尔 ,第 1周 80mg/d ,第2周起 1 6 0mg/d ,治疗 2~ 4周。对比分析用药前后血压、心率、心电图QT间期 (QTc)、QRS时限 (QRSd)、左心房内径 (LAD)、左心室舒张期内径 (LVDd)、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及短轴缩短率 (LVFS)的变化 ,并观察比较复律与未复律患者间年龄、甲亢病史、LAD、LVDd、房颤f波频率 (Aff)与最大f波振幅 (Afmax)的差异。结果 转复成功率为70 .84 % (34/ 4 8) ,平均转复时间为 (2 0 6± 5 6 )小时 ,平均转复用药量为 (81 8± 1 0 3)mg/人。临床有效率 97.92 % (4 7/4 8) ,治疗前后的LVDd、LVEF、LVFS、QRS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收缩期血压 (SBP)与心率下降明显 (P <0 .0 1 )。QTc用药后明显延长 (P <0 .0 1 ) ,但仅有 1例 (2 .0 8% ) >5 2 0ms而停药。 2例因SBP <90mmHg(1mmHg=0 .1 33kPa)而停药 (4 .1 7% )。复律 34例患者中有 3例在半年内复发Af,复发率为 8.82 % (3/ 34)。复律与未复律患者间年龄、甲亢病史、Af持续时间、LAD、LVDd、Aff 与Afmax的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地处烟青一级公路两侧,1993年随着公路的通车及沿线工厂建设,人群外伤事故的分布、原因及类别等特点均发生了变化,我们对公路建成前后5年(1988~1997年)的外科外伤事故进行回顾性调查,旨在为高等级公路两侧农村地区的医疗卫生工作提供参考数据,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心肌梗塞恢复期动态血压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1例AMI恢复期患者进行无创伤动态血压监测(ABPM),并与正常人对照组(n=22),高血压病(Ⅱ期)(n=33)作比较,结果显示:AMI组24小时血压波动范围及变异性均对照组小,而高血压病(Ⅱ期)组血压波动范围增大,收缩期血压变异性正常,提示心肌梗塞与高血压性心脏病(Ⅱ期)24小时血压变异性表现形式截然不同,血压变异性减小可以反映心脏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疾病的致病因素、发生规律、死亡顺位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业已证明,社会、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急性心肌梗塞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和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因此研究不同人群的个性、职业、生活事件等社会心理因素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