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康  李树勇  吴涛 《河北医药》2008,30(9):1312-1313
目的 观察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长春瑞滨联合卡铂方案比较,探索适合老年人NSCIC的治疗方案.方法 对住院治疗的65例老年NSCLC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吉西他滨加卡铂(GC)和长春瑞滨加卡铂(NC)的联合化疗方案进行化疗,按WHO疗效及毒副反应评价标准,对完成2个周期以上治疗的患者进行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GC和NC方案有效率分别为45.7%和43.3%(P>0.05);平均生存期分别为8.2个月和7.5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7.1%和33.3%(P>0.05).2种化疗方案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其中在Ⅲ度以上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西他滨与卡铂联合化疗方案治疗老年NSCLC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较轻,患者的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50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意义。方法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4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为NP、TP或GP,监测第1次化疗前和第3次化疗前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50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第3次化疗前,非小细胞肺癌病人CEA、CA125、CA50水平较第1次化疗前下降,差异有显著意义(t=2.367~3.125,P〈0.05、0.01)。化疗有效病人第3次化疗前CEA、CA125、CAS0水平低于第1次化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t=2.123~3.089,P〈0.05、0.01)。结论监测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50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3.
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两组患者再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不同分别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2个亚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魏酸钠治疗组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具有降低早期和肾功能正常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尿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59例,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30例和常规治疗组29例。两组患者再根据尿蛋白和肾功能的不同分别分为早期肾病组,临床期肾功能正常组2个亚组,进行治疗观察。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魏酸钠治疗组尿总蛋白和尿白蛋白明显降低(P〈0.01),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阿魏酸钠具有降低早期和肾功能正常临床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蛋白和尿白蛋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0岁,因头痛、头晕数月入院。行颅脑CT检查;左侧颞部示一不甚规则的低密度灶,边界清楚,CT值SHU,无壁结节,轻度占位效应,邻近颅骨无改变。拟诊为蛛网膜囊肿,术中示实性占位,鱼肉状,乏血供。病理报告为毛细胞型胶质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50对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意义.方法 对60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行4个疗程化疗,化疗方案为NP、TP或GP,监测第1次化疗前和第3次化疗前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19-9、CA50水平的变化,并根据化疗前后肺部CT改变进行分析.结果 第3次化疗前, 非小细胞肺癌病人CEA、CA125、CA50水平较第1 次化疗前下降, 差异有显著意义(t=2.367~3.125,P<0.05、0.01).化疗有效病人第3次化疗前CEA、CA125、CA50水平低于第1次化疗前,差异有显著意义(t=2.123~3.089,P<0.05、0.01).结论 监测肿瘤标记物CEA、CA125、CA50水平的变化有助于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疗效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外周血微转移的基因诊断方法,并分析黏蛋白1(MUC1)mRNA、角蛋白19(CK19)mRNA作为肺癌微转移检测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60例NSCLC病人(肺癌组)的外周血MUC1 mRNA、CK19 mRNA表达情况进行检测;以10例肺良性病变病人及15例健康人的外周血标本作对照。结果肺癌组外周血MUC1 mRNA阳性表达21例(35%),CK19 mRNA阳性表达18例(30%);对照组MUC1 mRNA和CK19 mRNA表达均为阴性,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x^2=7.292、5.921,P〈0.01、0.05)。结论MUC1、CK19基因均可作为RT—PCR法检测NSCLC病人淋巴结微转移的分子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肺癌转移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根性腰突症采用针刀作用于椎管内刺激,可直达病所.1996~2002年我院镇痛科在住院患者中筛选根性腰突症随访2年以上的病例,共300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表现为阵发性左半身疼痛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男,63岁。因阵发性左半身疼痛1日于1998年1月3日入院。患者有冠心病史7年,入院前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左胸、腹、下肢疼痛,伴胸闷,每次持续数分钟,含服二硝酸异山梨醇、速效救心丸后有所缓解,为进一步诊治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坐骨神经痛等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8℃,脉搏86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9 kPa/12 kPa。神志清醒,自主体位,口唇轻度发绀,无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清,心界正常,心率86次/分,节律规整,心音低钝,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  相似文献   
10.
电烧伤、热烧伤、热烙伤、热压伤等特殊原因烧伤,常造成组织损伤严重,致骨、关节、肌腱、神经、大血管外露,创面修复困难,是烧伤治疗的难点之一,临床中多采用皮瓣及肌皮瓣覆盖创面,我科1999—2004年间采用组织瓣修复各种烧伤病人108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108例,男100例,女8例;年龄5~76岁。烧伤面积最大25%,最小0·1%。致伤原因:电烧伤69例,热烧伤12例,电烙伤8例,热压伤5例,其他14例。1·2治疗方法病人入院后积极给予全身治疗,包括维持生命体征及循环系统稳定,全身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创面视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