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NET-1基因蛋白在胃癌中表达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制备的NET-1抗体,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基因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因素和随访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NET-1表达对胃癌预后的影响.结果:NET-1在胃癌组织中均有表达,其强阳性表达率为56.98%,在癌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黏膜.NET-1强阳性表达与癌分化(P<0.01)以及患者生存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中3年、5年生存率与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低于其弱阳性组(P<0.05).结论:NET-1基因表达能较好地反映胃癌细胞群体增殖活性,是一个重要的生物学标记,能显著上调和促进癌进展.实验设计制备的NET-1抗体将能较好的用于临床肿瘤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ET-1和MIB-1在肝细胞肝癌(HCC)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两者与HCC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中NET-1与MIB-1的定位表达;同时以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双标双染(DouS-P)法检测76例肝癌组织标本中NET-1与MIB-1的表达.结果:NET-1表达于肝癌细胞胞浆,MIB-1表达于肝癌细胞胞核.HCC中NET-1与MIB-1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2%和38.16%,两指标表达呈正相关(rs = 0.334 2,P < 0.01).NET-1、MIB-1表达强度在不同HCC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是否伴有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另外,不同HCC细胞学类型以及是否伴有肝炎肝硬化患者中,NET-1表达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NET-1作为胞浆蛋白在HCC中过表达,与MIB-1表达密切相关.提示NET-1为肿瘤增殖相关蛋白,在肿瘤中显著上调,并与HCC恶性生物学行为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NET-1、Ki67和CD34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6例胃癌组织中NET-1、Ki67和CD34的表达,对三指标均阳性病例进行免疫组化三重标记法双染方法,原位检测三指标的表达特点和毗邻关系。所有病例随访60月以上。结果胃癌组织中 NET-1、Ki67和CD34高表达分别为56.98%、74.42%和62.79%,三指标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指标高表达分别与肿瘤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均P<0.05),与患者生存率呈负相关(均P<0.05), 其3、5年生存率均显著低于相应的低表达组或阴性组(P<0.05,P<0.01)。 NET-1、Ki67高表达分别与肿瘤分化呈负相关(均P<0.01)。NET-1、CD34高表达分别与癌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NET-1、Ki67和CD34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细胞增殖、癌血管形成和预后差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研究Bcl-2特异性siRNA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4对针对Bcl-2的siRNA序列,通过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入人胃癌细胞MGC-803后,应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iRNA对细胞内Bcl-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效果,且经CCK-8法检测siRNA对胃癌细胞增值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所设计4对siRNA中siBcl-2抑制Bcl-2 mRNA和蛋白表达效果最佳,抑制率分别为88%和63%,且siBcl-2在转染后第96 h对癌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效果。结论:成功筛选出1对能有效抑制Bcl-2基因表达的siRNA序列,为胃癌基因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病理学教学中联合应用POPS及LBL教学法,首先在总论中运用LBL教学法系统全面的教授基本病理过程的一般规律,接着在各论中运用POPS教学法学习不同疾病的特殊规律.先让学生准确快速的掌握基本知识点,继而把学习主动权再交予学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加强学生解决问题和临床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miR-18a对胃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调节作用,探讨miR-18a通过抑制HIF-1α表达产生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在293T细胞中检测miR-18a与HIF-1α的相互作用,用CoCl2缺氧诱导胃癌细胞SGC-7901高表达HIF-1α基因,用脂质体转染化学合成的miR-18a模拟物(mimic)及对照,用实时定量PCR检测miR-18a含量变化,同时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HIF-1α蛋白水平变化,MTT法检测转染miR-18a mimic后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影响.结果: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显示,phUTR-WT和miR-18a mimic共转染组与pGL3对照组的荧光素酶活性比较显著降低(40%vs100%,P<0.05);CoCl2缺氧诱导与正常组胃癌细胞SGC-7901中HIF-1α基因表达比较增高(10.93 vs 1.0,P<0.05);转染miR-18a mimic与未处理组相比,胃癌细胞SGC-7901中miR-18a的含量增高(5.44 vs 1.0,P<0.05),HIF-1α蛋白水平显著下降(54%vs 100%,P<0.05),48 h以后细胞增殖受到显著抑制,96 h抑制率达到31.2%(P<0.05).结论:miR-18a可以靶向HIF-1α基因而抑制HIF-1α的表达.上调胃癌细胞中的m i R-18a抑制HIF-1α的表达,可以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分析10例原发性睾丸DLBC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0、Bcl-6、MUM1、Bcl-2和Ki-67的表达,并进一步区分其生发中心B细胞(GCB)或非GCB细胞免疫表型。 结果 10例患者平均年龄65岁(51~79岁),Ⅰ~Ⅱ期8例(87.5%)。失访3例,6例患者在发病后5~42月内复发或死亡。CD10、Bcl-6、MUM1、Bcl-2的表达率依次为0,50%,70%,100%。9例显示非GCB细胞免疫表型,1例显示GCB免疫表型。Ki-67平均指数70%。结论 原发性睾丸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显示非GCB细胞免疫表型特征及Bcl-2和Ki-67高表达可能与其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NET-1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SCC)中表达的临床与病理意义.方法 通过基因生物工程技术制备针对NET-1蛋白大部分细胞外区的多克隆抗体,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NET-1基因蛋白在56例SSCC组织、50例皮肤上皮内瘤变(SINⅠ~Ⅲ级)及10例正常人皮肤(NS)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①NET-1蛋白阳性表达定位清晰,为细胞膜和/或胞质,组织背景非特异性反应弱或无;②NET-1仅表达在SINⅢ中上皮全层,阳性率为93.75%,在SSCC中表达阳性率为96.43%.NET-1在SSCC和SINⅢ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SINⅠ~Ⅱ级,其阳性率为44.22%.③SSCC细胞不同Ki67表达强度、浸润深度和皮肤肿瘤TNM分期中NET-1表达除有显著筹异外,还与NET-1阳性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SSCC组织类型中,疣状鳞癌与梭形细胞鳞癌和经典鳞癌之间NET-1表达有显著差异.结论 本文设计合成的NET-1抗体在SSCC石蜡标本中定位良好,可能是一个新的诊断SSCC的辅助组织学标记.  相似文献   
9.
肝癌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55%发生在中国[1],至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NET-1属于四次跨膜蛋白(TM4S)家族成员[2],具有显著上调癌形成的作用[3].在研究人体组织中NET-1表达及分析肝与肝癌组织NET-1表达差异的基础上[3-5],作者采用分子克隆和基因转染技术将构建的NET-1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肝癌细胞SMMC-7721,为进一步探讨NET-1基因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Survivin在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方法:用RT-PCR的方法从肝癌组织中获取Survivin基因,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2中,获得重组质粒pEGFP-Survivin,再转染到肝癌细胞SMMC-7721中,利用载体上的GFP跟踪其细胞内定位。结果:成功克隆了Survivin基因,经DNA测序与人Survivin基因完全一致。重组质粒pEGFP-Survivin成功转染到人肝癌细胞SMMC-7721中,并观察到GFP表达于肝癌细胞的胞浆中。结论:重组质粒pEGFP-Survivin能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