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8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小脑-乙状结肠相互扭结综合征一例报告李春国,胡承诚患者:男性,7岁。因突发持续性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15小时,于1994年6月9日收住院。体检:T38.9℃,BP9/6kPa,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痛苦面容,中度脱水,神志恍惚,心肺(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空巢老人抑郁产生的原因,为制定适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立意取样法在吉林市4个社区服务中心选取9例空巢抑郁老人,运用个体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空巢老人抑郁产生原因可归纳为4个主题:幸福感缺失,社会交往少,经济收入偏低,疾病带来的痛苦。结论:抑郁严重影响着空巢老人的身心健康,需要通过有效的情感支持、深入理解和感受他们的痛苦,减轻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颅底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和个体化手术策略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2月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6例颅底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全切除50例,次全切除6例。经病理学证实良性脑膜瘤53例,不典型脑膜瘤3例。其中嗅沟脑膜瘤12例,蝶骨嵴内1,3脑膜瘤16例,蝶骨嵴外1/3脑膜瘤26例,幕上型天幕脑膜瘤2例,幕下型天幕脑膜瘤6例,桥小脑角脑膜瘤4例。次全切除及不典型脑膜瘤者,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56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神经麻痹、脑血管痉挛、脑脊液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5年,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颅底脑膜瘤的位置、大小、质地和血供影响手术入路、疗效和患者预后。个性化的手术人路和显露、瘤内分块切除技术和恰当的显微镜辅助可避免损伤重要的神经、血管、静脉窦、脑干,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次全切除和不典型脑膜瘤术后辅以放疗,可防止肿瘤复发,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成为治疗胆囊结石的首选。有症状的胆囊结石常合并胆总管结石(BDS),但LC术后胆总管残石或再发结石率也相当高,约0.3%~0.7%。2002年6月~2004年5月我院行LCl46例,对其中有胆道造影指征的36例病人进行了腹腔镜胆道造影术。术中发现胆总管结石6例,采用纤维胆道镜取石,避免了再次手术,收到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4年来,我科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持续颅内压监测。同时结合脑灌注压监测,结果表明同时监测颅内压、脑灌注压更能准确地掌握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指征,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调整有科学的指导意义,能准确地判断其预后。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8例患者均为伤后24小时内入院的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男32例,女26例,年龄6~68岁,平均36岁,其中脑挫裂伤20例(1例手术治疗),弥漫性脑肿胀者13例(1例手术治疗),颅内血肿17例(手术15例),原发性脑干损伤8例(均行非手术治疗)。入院时GCS计分:3~5分26例,6…  相似文献   
6.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应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0例。结果本组患者恢复良好25例,中残9例,重残4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8例。结论运用美国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能彻底清除幕上颅内血肿和坏死脑组织,充分减压,提高抢救成活率,减低病死率和病残率。  相似文献   
7.
与浸润性导管癌相比,浸润性小叶癌(ILC)的腋淋巴结转移率相对较低,为3%~10%,散在的转移癌细胞常刺激淋巴结窦组织增生,可通过免疫组化染色鉴别。常见的转移部位包括骨、胃肠道、子宫、脑膜、卵巢以及其他的浆膜性组织,其中肺转移常见,通过免疫组化有助于鉴别,浸润性小叶癌的病理及特殊的预后相比于浸润性导管癌比较有部分学者认为优于,有部分认为预后较差。根据其独特病理特点及临床特点决定不同的预后,从而应引起临床医师及病理医师的重视,根据具体特点决定综合治疗,从根本上以提高患者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为最终目地。  相似文献   
8.
李博艳  李春国 《中外医疗》2012,31(30):85-86
目的乳腺癌逐年的增多,化疗对于有化疗指征的病人无疑成为提高无病生存率、总生存率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早期足量、足疗程的治疗带来不良反应包括严重骨髓抑制、细胞毒性药物的肠毒性,解救治疗无疑成为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关键。方法应用常规有指南cNCCN及卫生部颁布的乳腺癌治疗规范,选择适合患者足量、足疗程的化疗方案,收集该院从2001—2012年的1650例乳腺癌从中搜集III~IV级共计90例腹泻病人进行mata分析,从应用易蒙停及奥曲肽治疗后缓解时间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90例乳腺癌Ⅲ~Ⅳ级腹泻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45例接受奥曲肽0.1 mg,3次/d皮下注射,对照组45例接受易蒙停4 mg首剂加倍,后2 mg每2 h或4 h 1次,观察2组止泻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止泻有效88%(40/45),对照组为有效率33%(1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用于治疗癌性相关腹泻较易蒙停有更高的缓解率,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止泻,安全性能良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探讨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的诊断、预后与治疗方法.②方法 对46例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致伤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③结果 46例患者中死亡24例,病死率为52.2%,其中手术组17例,死亡9例,病死率为52.9%:保守组29例,死亡15例,病死率为51.7%.植物生存1例,重残6例,恢复良好15例.④结论 外伤性弥漫性脑肿胀病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诊断主要依赖CT表现,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及时手术解除脑受压、大剂量脱水、保持生命体征平稳和防治并发症等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为了贯彻食品卫生法,加强对食品质量的管理,榆树市卫生防疫站对市属各食品厂生产的食品,共6类510份进行监测,合格率为85.1%。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采自我市食品厂家生产的面包、蛋糕、月饼、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