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亚急性甲状腺炎治疗方法选择与临床症状、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十七冶医院内分泌科诊断的33例亚急性甲状腺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 10例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布洛芬或芬必得)患者10 ~30d后颈痛、甲状腺肿消失,2例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23例甲状腺内注射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患者7~30d后颈痛、甲状腺肿消失,3例发生甲减,1例为亚临床甲减,未发生明显血糖、血压波动和其他副作用.结论 甲状腺内局部注射用药是治疗病程长、病情重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护士职业压力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因工作负荷过重,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导致角色、个人价值与现实发生冲突,其已成为一种职业危险,如压力继续存在得不到排解,就可能导致职业倦怠,从而影响自身的健康,而且会降低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妇产科护士因岗位特殊,其压力也有特殊性,如果能够明确压力的来源并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必将有利于护士的身心健康及对工作的有利发展.  相似文献   
3.
漱口七法     
漱口是口腔保健的基本措施,能清除口中的浊气糟粕,清洁口齿。《诸病源候论》说:“食毕常漱口数过,不尔,使人病龋齿。”《千金方》中指出:“食毕当漱口数过,令人牙齿不败口香。”《老老恒言》引苏东坡的话说:“齿性便苦,如食甘甜物,更当漱。每见年未及迈,齿即缺落者,乃甘昧留齿,渐至生虫作慝。”就是说,每日早、午、晚饭后,或平时吃甜食以后,都应及时漱口。漱口的方法多种多样。 (1)水漱 《老老恒言·晨兴》说:“漱用温水,但去齿垢,齿之患在火……唯冷水漱口,习惯则寒冬亦不冷齿,可以永除齿患。”其实,漱口之水,温冷皆可,因人而异。 (2)茶漱 即用茶水漱口,古人很推崇此法。饭后用浓茶水漱口,可解油去腻,爽口洁齿,还可清除牙齿缝中的残渣,有利于坚固牙齿。不仅如此,它还有清热解毒化腐的功能,对牙龈炎、咽炎均有显著疗效。现代研究发现,茶中含有氟能使牙齿坚固。长期用茶水漱口有一定的防龋齿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的关系。方法以无糖尿病及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n=30),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为实验组(n=52),检测2组的VEGF、NO、ET-1及HbA1c水平,分析2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实验组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3项指标与HbAlc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的VEGF、ET-1高于对照组(P<0.01,P<0.05),NO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HbA1c为(7.5±1.3)%,对照组为(5.5±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A1c与VEGF呈正相关(r=0.599,P<0.01),与NO呈负相关(r=-0.470,P<0.01),与ET-1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其可能与血糖控制欠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的变化及其与糖化血红蛋白(HbAlc)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无糖尿病及脑卒中的患者为对照组(n=30),以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的患者为实验组(n=52),检测2组的VEGF、NO、ET-1及HbAlc水平,分析2组之间各项指标的差异以及实验组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的3项指标与HbAlc的相关性.结果 实验组的VEGF、ET-1高于对照组(P<0.01,P<0.05),NO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HbAlc为(7.5±1.3)%,对照组为(5.5±0.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HbAlc与VEGF呈正相关(r=0.599,P<0.01),与NO呈负相关(r=-0.470,P<0.01),与ET-1呈正相关(r=0.601,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其可能与血糖控制欠佳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2DM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糖尿病肾脏疾病(DKD)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T2DM患者412例,检测血清25(OH)D、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24h尿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UNAG)和Cr浓度,计算UNAG/Cr比值。观察患者UACR及UNAG/Cr与25(OH)D的关系。结果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者246例(59.7%),DKD组维生素D缺乏和不足比例高于正常白蛋白尿组(74.8%vs 53.6%,P0.01);在正常白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及大量白蛋白尿3组中,UNAG/Cr比值逐渐升高[1.06(0.80,1.47)vs 1.64(1.16,2.12)vs 3.07(2.43,4.02)μ/mmol,P0.01],25(OH)D水平逐渐降低[48.7(37.6,65.0)vs 39.0(30.8,53.6)vs 16.3(10.4,28.9)nmol/L,P0.01]。UACR、UNAG/Cr与25(OH)D呈负相关(r=-0.301、-0.233,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50nmol/L增加并发DKD的风险,OR值为3.041(95%CI1.784~5.183)。结论T2DM患者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较为普遍,DKD患者维生素D缺乏更为严重,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可能通过影响肾小球、肾小管功能以增加并发DKD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程爱萍  李文和 《蚌埠医学院学报》2020,45(7):961-964, 967
目的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的糖尿病病人10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先入院56例设为对照组,后入院52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措施。于干预前、随访6个月后分别对病人采用糖尿病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及糖尿病生命质量特异性量表评估病人健康行为,并且对病人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前2组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及生命质量的治疗维度的评分及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结论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糖尿病病人的健康行为,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由于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极高,护患关系日趋紧张.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双方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由于护理人员的因素而导致护忠纠纷,是除了患者对护理的期望过高以及对护士存在的社会偏见外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是目前医疗工作的重点之一.方法 从护理行为中总结易导致不安全的原因.归纳为4种来分析.结果 在认真分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上,提出了防范措施,在实践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今后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有预见性.  相似文献   
9.
10.
近年来,我院在围绕提高产科质量,满足孕产妇的健康需求方面,通过门诊及下乡督导对孕产妇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取得一定的成效,使当地孕产妇健康满意度明显提高.现将具体运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