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我院1997年3月以来住院确诊的120例老年脑囊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和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factor,PAF)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 用比色法和高效薄层层析法,分别测定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大鼠手术后,第2、3、5天海马ACh和PAF含量。结果 手术后第2、3、5天大鼠海马ACh含量,在模型组与对照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AF含量两组间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ACh含量的持续降低,可能是VaD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而PAF则可能主要参与急性脑缺血早期的病理生理过程,对脑缺血后期的病理生理变化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3.
白纹伊蚊是传播登革热及登革出血热等多种虫媒病毒性疾病的主要媒介之一,其分布广泛,种群数量大,活动季节长,嗜吸人血,被认为是重要的病媒蚊种,也是用于虫媒传染病研究较好的实验品系。为了提高储存白纹伊蚊卵的孵化率及化蛹率,作者在实验室进行了白纹伊蚊卵的储存方法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淋巴水肿合并淋巴管(结)炎保守治疗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音频电疗和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患肢分别治疗56和37例;应用香豆素与消肿乳糜清注射液、口服液、片剂、浸膏胶囊制剂在不结合绑扎患肢及其它任何辅助疗法的情况下,分别治疗56、49、116、131和45例。结果在2种结合绑扎患肢的疗法中,以桑叶注射液结合绑扎患肢疗法效果更好;在不结合绑扎患肢的后5种疗法中,以消肿乳糜清片荆和消肿乳糜清浸膏胶囊疗效最佳。结论消肿乳糜清系列制剂,尤其是浸膏胶囊制剂是目前慢性淋巴水肿合并淋巴管(结)炎患者的更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山东省寄生虫病流行严重,经过多年的防治,钩虫、蛔虫、鞭虫和蛲虫等土源性线虫病,华支睾吸虫病、绦/囊虫病等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得到了控制,本文对山东省常见肠道寄生虫病的防治情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口腔寄生原虫与口腔疾病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口腔疾病中口腔原虫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已经受到学者的重视。许多调查表明各地的感染率均较高,并且发现许多口腔炎症患者的口腔原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人群。我们在1997年牙病普查中,随机对被查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并与门诊病人中龋齿、牙髓炎、根尖周炎、牙周病、牙龈炎、冠周炎、口腔病继发细菌感染患者中两种原虫的感染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如下。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分两组。Ⅰ组为本市口腔医院门诊病人,共260人,年龄14~60岁;Ⅱ组为普查组,机关工厂280人,年龄18~60岁;中小…  相似文献   
7.
脑囊虫病患者经过抗囊治疗后,部分患者虽然虫体已经死亡,脑CT示颅内钙化点,但可遗留头痛、头晕、肢体麻木甚至癫痫发作等症状。加强脑囊虫病恢复期的治疗,改善脑功能状态,是脑囊虫病治疗中急需解决的问题。1996~1998年,我们应用低能量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囊虫病病人6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68例均符合脑囊虫病诊断标准[1],其中男45例,女23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2年。临床表现:癫痫发作18例(其中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11例,单纯部分性发作7例);头痛、头晕36例;失…  相似文献   
8.
脑囊虫病CT分型与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脑囊虫病CT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囊虫病患治疗前脑CT影像表现分型,与患在抗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杀虫反应以及抗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抗囊治疗第1疗程易出现杀虫反应,但各型脑囊虫病患出现反应的程度不同,并且抗囊治疗效果出出不同。I型患杀虫反应轻,经2-3个疗程抗囊治疗后大部分患已治愈,Ⅱ,Ⅲ,Ⅴ型患第1疗程出现较重的杀虫反应,治愈率分别为81.4%,72.6%和74.1%,IV型患杀虫反应轻,疗效较好。结论:表面脑CT分型对指导脑囊虫病临床治疗和判定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输入性传染源对山东省消除丝虫病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输入性传染源对山东省不同流行地区消除丝虫病的影响。方法选择原高度流行区的峰城区和原低度流行区的德州市,分别对外来人口和当地居民血检微丝蚴;现场捕获吸血蚊虫解剖计算经产蚊比率和自然感染比率,并做血源鉴定;实验室微丝蚴血饲感染蚊媒观察幼丝虫发育时间和蚊媒生殖营养周期,推算媒介能量和传染源的传播量。结果外来人口微丝蚴率德州为3.32%,峰城为0.65%。当地居民德州血检9411人无微丝蚴血症者,峰城血检692人,发现2例残存微丝蚴血症者。在德州解剖淡色库蚊3201只,自然感染率为3.81%,未发现三期幼虫(L3)。德州和峰城淡色库蚊生殖营养周期分别为4.95d和4.33d,幼丝虫发育成熟最短时间分别为16d和11d,两地媒介能量和传染源传播量之比分别为1:4.41和1:5.82。结论德州以北地区由于气温较低,气候相对干燥,昼夜温差大,媒介能量和传染源传播量低,部分传染源的输入不会影响当地消除丝虫病。峰城等原高度流行区如有较多传染源输入,则可能造成低水平传播。  相似文献   
10.
高颅压型脑囊虫病是临床症状最严重、且危害较重、治疗难度大、预后差的一型。脑囊虫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后 ,形成占位性病变 ,引起颅内高压 ,可出现高颅压危象 ,如不采取积极措施 ,可危及生命。有时单纯的药物降压疗效不佳 ,因此 ,必须结合临床实际情况 ,选用不同术式外科减压 ,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为日后抗囊药物的治疗打好基础。外科减压术中患者病情不稳定 ,复杂多变 ,因此 ,术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39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10例 ,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7岁 ,平均年龄 42岁。行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