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7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研究发现,血管内皮损伤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病理环节。内皮细胞受损,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动环节,内皮损伤的持续存在促使不稳定斑块形成、破裂以及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和血管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出现心肌缺血。组织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了内皮的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充分认识血管内皮损伤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的关系,采取有效药物保护血管内皮,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是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食管支架置入术可有效缓解食管狭窄患者的吞咽困难症状,但也存在一定并发症,现收集我院2003至2006年152例经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资料,对其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韩宏锋  李延伟  薛伟红  范银忠 《医学综述》2006,12(12):F0002-F0002,F0003
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是恶性食管狭窄非常有价值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在缓解梗阻、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较好的作用。放射治疗是中、晚期食管癌尤其是中上段食管鳞癌的主要姑息治疗手段。在临床工作中,部分患者常因癌肿梗阻无法进食造成全身营养不良,以及放疗过程中各种并发症而无法完成预先设定的照射剂量。我们对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先行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然后带架放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结合有关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前,白细胞过滤器制备的各种血液成分在临床治疗中普遍应用,但去白细胞血液在国内尚无统一标准。笔者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及本站实际,对白细胞过滤原材料、过滤后血液产品进行质量控制,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国内4厂家的一次性白细胞过滤器A、B、C、D;Compodock无菌导管连  相似文献   
5.
C反应蛋白对急性胰腺炎的危重情况及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资料通过对46例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检测,结合临床病情变化,以探讨其对AP的严重程度、预后判断和临床疗效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前自蛋白(Prealbumin,PA)是由肝细胞合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其半衰期短,肝损伤时肝细胞合成前白蛋白减少,有文献报道它能真实地反映肝功能。我们对2007—01/2007—06在消化科住院的肝病患者做了血清前白蛋白、白蛋白、总胆汁酸测定,以探讨其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人们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对采供血机构实验室结果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公正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1]。采供血机构的每份检测报告都关系到多方面的利益,如何实现一个地区内可信的血液检测方案,ISO15189实验室认可(laboratory accred itation)为采供  相似文献   
8.
尿微量蛋白联合尿酶诊断糖尿病肾脏早期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和尿β-微球蛋白(β2-MG),终点比色法测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测尿肌酐(CRE)。结果:糖尿病患者尿mALB/CRE、β2-MG/CR及NAG/CRE值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糖尿病中阳性率可达48.78%,而尿常规蛋白定性检测阳性率仅为17.07%。结论:联合检测尿mALB, β2-MG及NAG是糖尿病肾脏损伤早期诊断灵敏,可靠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张家口市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低报废率的原因,不断完善血小板献血者的招募方案。方法对本市2009-2013年度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3年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报废率为0.30%,其中ALT、HBsAg、抗-HIV、抗-HCV、抗-TP的报废率分别为0.11%、0.04%、0.04%、0.04%、0.09%。结论从多次固定无偿献血者中招募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机采前进行初筛检测是本市血小板献血者血液检测低报废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微波、热极和氩气刀治疗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分为三组,分别采用胃镜下微波、热极与氩气刀治疗。结果微波、热极与氩气刀对于疣状胃炎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波、热极与氩气刀治疗疣状胃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