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婴儿严重下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病原体,发展其疫苗已被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疫苗之一。目前RSV疫苗研究主要集中于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等。  相似文献   
2.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nhanced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EGFP)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1(+) GFP,并观察其在Hep 2细胞中的表达情况。 方法 据已知的EGFP基因序列,设计合成 1 对引物,并引入Hind Ⅲ和EcoR Ⅴ酶切位点。应用PCR技术,从含有 EGFP的 pAdTrack CMV中扩增 EGFP编码基因。通过 TA连接将其克隆入pGEM T easy载体,经PCR及限制性内切酶鉴定后,插入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中,转化Esche richia coli DH5α感受态细胞,于Amp+ LB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重组子经 Hind Ⅲ和EcoRⅤ双酶切、PCR鉴定,将该载体转染人喉癌细胞 Hep 2 后 48 h观察 EGFP表达情况。 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 EGFP 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GFP,并成功转染Hep 2细胞,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呈现绿色光。 结论 获得可产生绿色荧光的 EG FP,能方便地用作报告基因和筛选标记。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不同底物、不同孵育时间下碳青霉烯类抑制法(CIM)对肠杆菌科细菌碳青霉烯酶表型筛选能力的差异。方法分别用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厄他培南作为指示底物对120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进行CIM试验,再以美罗培南为指示底物,分别孵育0.5、1、2、4h进行CIM试验,并采用PCR及测序技术检测菌株是否携带碳青霉烯酶相关基因。结果碳青霉烯酶耐药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120株CRE中,阳性93株,阴性27株。以亚胺培南作为底物,阳性95株,阴性25株;以美罗培南作为底物,阳性87株,阴性33株;以厄他培南作为底物,阳性68株,阴性52株。与PCR结果相比,三者的灵敏度分别是98.9%(92/93),90.3%(84/93),69.9%(6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43,P<0.01);三者的特异度均为88.9%(24/27)。3种底物的一致率分别为96.7%,90.0%,74.2%,Kappa值分别是0.90,0.73,0.44。在4个不同孵育时间下,灵敏度分别为46.2%(43/93)、58.1%(54/93)、90.3%(84/93)和90.3%(84/93),孵育2h和0.5、1h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31,P<0.05)。结论亚胺培南、美罗培南CIM试验灵敏度和一致率均高于厄他培南,可作为合适的底物,同时2h为最佳孵育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芪联合抗结核药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TB-DM)患者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〇医院收治的80例PTB-DM患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四联抗结核治疗和胰岛素皮下注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黄芪治疗,疗程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后根据肺结核症状积分标准对患者咳嗽、咳痰、乏力、盗汗和食欲情况进行评分,观察2组治疗后痰液结核杆菌涂片转阴情况、空腹血糖(FPG)、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及Th1、Th2细胞水平和Th17、Treg细胞表达率)、炎性指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D)]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咳嗽、咳痰、乏力、盗汗和发热评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月和6个月观察组痰涂片结核杆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2个月、6个月2组FPG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在治疗6个月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3+、CD4+、Th1和Th17水平和CD4+/CD8+均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2组Th2、Treg水平及MCP-1、IL-6、TNF-α、TGF-β均明显下降(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APTT、PT、TT均明显缩短(P均<0.05),Plt、FIB、D-D水平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缩短及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受损、皮疹和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黄芪联合抗结核药可以有效改善PTB-DM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痰涂片转阴率,且不良反应少,可能与改善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和凝血功能、减轻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初步作用机制。方法: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治疗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于强化期静脉滴注,继续期改为黄芪颗粒口服。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病灶吸收情况,空洞变化情况; 比较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 血清中细胞因子IL-6、TNF-α、MCP-1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病灶吸收有效率及空洞闭合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两组治疗后CD3+、 CD4+和CD4+/CD8+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 两组治疗后CD8+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细胞因子IL-6、TNF-α及MCP-1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具有显著疗效,可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炎症损伤状态; 降低IL-6水平,抑制Th1/Th2漂移,促进Th1/Th2平衡,从而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临床分离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方法 采用自动化仪器法或 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药敏结果按2018年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判读,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结 果 2018年共检出962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2.7%(218/962);革兰阴性菌占77.3%(744/962)。革兰阴性菌如大肠埃希菌占 24.9%,分离率最高;然后是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主要分离于呼吸道和分泌物标本,分别占38.6%和22.6%。对 革兰阳性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各占29.4%和91.3%, 尚未检出耐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的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里的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各占29.8%和70.2%,目前还没有分离出对万 古霉素产生耐药的肠球菌。产ESBL的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和奇异变形菌检出率各占其菌种的56.8%、44.2%和5.3%。肠杆 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仍然保持高敏感性,其中肺炎克雷伯菌、肠杆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均 ≤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的耐药率较高,为20.9%,但对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三唑巴坦、 妥布霉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均<25%;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 率为78.9%,对除阿米卡星、米诺环素以外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65%。结论 该院主要临床分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呈现不 同程度耐药,应加强医院感控措施,细菌室专业人员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加强与临床医师的沟通,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 菌药物,采取有效措施防治耐药菌株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7.
彭钧  操电群  李小月 《安徽医药》2008,12(10):895-897
目的探讨高良姜超临界萃取物(GLJ)对应激性胃溃疡模型溃疡形成及胃液分泌、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生长抑素(SS)的影响。方法以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大鼠为对象,探讨GLJ对大鼠溃疡指数及胃液分泌、胃蛋白酶活性、血清胃泌素(GAS)和胃黏膜生长抑素(SS)水平的影响。结果GLJ能降低束缚-水浸应激性溃疡大鼠的溃疡指数,并可使该模型大鼠胃液分泌量、血清GAS水平和胃蛋白酶活性降低,胃黏膜SS水平明显回升,接近正常水平。结论GLJ能降低束缚-水浸应激性胃溃疡的形成,对此模型胃液分泌、血清GAS、胃黏膜SS水平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可能是其抗溃疡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8.
呼吸道合胞病毒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全球婴儿严重下呼吸道疾病最重要的病原体,发展其疫苗已被WHO列为全球最优先发展疫苗之一。目前RSV疫苗研究主要集中于亚单位疫苗、减毒活疫苗、DNA疫苗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该文对10例以夏颌后缩为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0岁左右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应用Twinbloc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患者侧貌改善明显,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增加,ANB、SNB角减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具有疗效显著,制作简便,高效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HBV前S1抗原与HBV DNA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HBV pre-Sl)、HBV DNA与HBV表面标志物(HBV-M)的关系。方法从临床乙型肝炎标本中筛出HBsAg阳性病例329例,采用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和前S1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标本HBV DNA。结果血清HBeAg抗原阳性组,HBV DNA和pre-Sl的阳性率分别为97.2%和90.0%,而HBeAg抗原阴性组的HBV DNA与pre-Sl阳性率分别为42.9%和37.0%,HBeAg阳性患者血清的HBV DNA与pre-Sl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HBeAg阴性患者。结论 HBV pre-Sl和HBV DNA在各组中阳性检出率有较高的一致性,pre-Sl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HBV DNA。pre-Sl与乙肝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能为乙肝患者病毒复制、肝功能损伤提供有价值的实验室依据,同时有助于慢性乙肝患者疗效考核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