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病死率很高,本文总结19例新生儿胃肠道穿孔的治疗,对其发病原因及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 男15例,女4例,年龄最小2h,最大30d,平均(14.6±5.7)d,体重(3.2±0.2)kg。19例均有腹  相似文献   
2.
小儿非手术所致肠梗阻的病因学分析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儿非手术所致肠梗阻的病因及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8月~2004年12月收治的非手术所致肠梗阻患儿25例,所有病例均摄腹部立位正位片,行腹部超声检查,6例行上消化道造影,7例钡灌肠造影,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23例获得治愈,1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1例新生儿病例经手术证实4例为小肠闭锁,3例肠旋转不良,3例十二指肠膜状狭窄,1例胎粪性腹膜炎。8月-14岁的患儿经手术证实4例为肠重复畸形,5例美克尔憩室,2例美克尔憩室合并肠套叠,1例原发性肠套叠,2例腹茧症。结论新生儿期非手术所致肠梗阻以十二指肠隔膜狭窄或闭锁、肠闭锁或狭窄、肠旋转不良多见。婴幼儿和儿童非手术所致肠梗阻主要为美克尔憩室和肠重复畸形,原发性肠套叠早期得不到诊治也可引起肠梗阻。X线检查是诊断肠梗阻的主要手段,超声检查也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4.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5岁。因胸闷、呼吸困难,平躺后加剧来我院检查。查体:T36.8℃,P100次,R26次,BP16/10kPa,口唇无紫绀,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右侧呼吸动度减低,语颤减低,叩诊呈浊音,右侧呼吸音消失,剑下及右上腹压痛,无腹肌紧张,无反跳痛。平片提示:右侧膈肌上方心缘旁可见块状低密度影,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上缘呈弧形。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盆底肌电刺激治疗儿童神经性尿频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表现为白天尿频的患儿17例,男12例,女5例,年龄3~5岁。尿常规检查排除泌尿系感染,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及B超检查排除泌尿系畸形,尿流动力学检查所有患儿存在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应用盆底肌电刺激治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3~5天后,15例排尿间隔在2 h以上,随访3个月无复发,2例无效。尿流动力学检查表明15例逼尿肌无抑制收缩消失,1例逼尿肌无抑制收缩减轻,1例无变化。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神经性尿频患儿膀胱容量、膀胱顺应性明显增加(P〈0.05),但功能性尿道长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盆底肌电刺激可抑制逼尿肌的收缩,增加膀胱容量,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相情感障碍(bipolar disorder,BD)患者抑郁发作期、缓解期fMRI特点。方法 以2018年3月~2021年3月89例BD抑郁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时期不同分为发作期组及缓解期组,并以临床招募志愿者30例为对照组,均给予静息态fMRI检查。应用DPARSF软件分析fMRI数据,并计算全脑的ReHo值、ALFF值,比较三组间的差异。结果 发作期组较对照组在右额内侧回、右颞上回、左顶下小叶、左脑岛、左丘脑、右小脑右叶ReHo增强,在右眶部额上回、右前扣带回、后扣带回、右项下小叶ReHo降低(P<0.05);发作期左额上回、右额上回、左顶下小叶、左丘脑、左小脑后叶ALFF增强,右舌回、右海马旁回、右颞中回、右项下小叶、右中央后回ALFF降低(P<0.05);缓解期组较对照组在右颞中回ReHo增强,右顶下小叶、楔前叶ReHo降低(P<0.05);缓解期较对照组在右额内侧回、左顶下小叶、左小脑后叶ALFF增强,右楔叶、右顶下小叶、右额中回ALFF降低(P<0.05);发作期组较缓解期组右颞上回、右颞下回、左颞中回、左额下回、左顶下小叶、左脑岛Re...  相似文献   
7.
功能性便秘是儿童排便障碍的常见原因,有资料报道,便秘占综合门诊总数的5%~10%,而功能性便秘占儿童便秘的90%以上。功能性便秘分为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本文针对23例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患儿,采用生物反馈疗法进行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TGF-β1对膀胱逼尿肌Ⅲ型胶原表达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与膀胱逼尿肌胶原表达的关系,以及TGF-β1单克隆抗体对膀胱纤维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取大鼠膀胱逼尿肌,剪碎、离心后加入适量含有浓度为15%小牛血清、2.0g/L NaHCO3、100 U/ml青霉素、0.1 mg/ml链霉素的培养液.细胞在37℃、含体积百分数为5%的CO2温箱中培养.培养细胞达到80%融合时,加入胰蛋白酶,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培养.分别加入浓度为0 ng/ml、5 ng/ml、10ng/ml的TGF-β1和TGF-β1单克隆抗体共同孵育24 h,收集细胞进行Ⅲ型胶原原位杂交.结果TGF-β1浓度越高,视野中阳性染色细胞数目越多,光密度值越大,TGF-β1浓度为0 ng/ml、5 ng/ml、10ng/ml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425±0.062、0.536±0.096、0.642±0.087;TGF-β1单克隆抗体浓度越高,视野中阳性染色细胞数目越少,光密度值越小,TGF-β1单克隆抗体浓度为0ng/ml、5 ng/ml、10ng/ml时,光密度值分别为0.425±0.062、0.317±0.072、0.221±0.074.结论TGF-β1可促进膀胱逼尿肌中胶原的沉积,TGF-β1单克隆抗体可抑制膀胱逼尿肌中胶原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膀胱扩大术主要应用于小容量、低顺应性膀胱的治疗,其目的是为厂增加膀胱容量及顺应性,降低膀胱内压,避免上尿路功能损害,并获得良好的贮尿功能。目前常用的扩大材料有胃、结肠、小肠以及输尿管,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均不十分理想。临床医师都在积极寻求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对犬行逼尿肌部分切除后,带蒂大网膜覆盖膨出膀胱黏膜的膀胱扩大术,并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改良式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治疗脑瘫李宜生,周华(山东日照市人民医院外科)关键词脊神经后根切断术;脑瘫;小儿我院自1993年2月-1994年10月,对13例脑瘫患儿,采用保留椎板和棘突及椎管切开,选择性腰骶脊神经后根切断术,根本上解除肌肉痉挛,避免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