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重视幼女生殖系统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收集38例年龄在6个月 ̄12岁的幼女因生殖系统炎症及损伤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各类生殖道炎症28例,尖锐湿疣2例,小阴唇粘连8例,阴道损伤4例采用了有效独特的治疗方法,效果显著。结论:生道感染的发病趋向于复杂化,严重化,对幼女的小阴唇粘连及损伤处理方法作了详细介绍,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刘华梅  谢佳  李宗恒 《西南军医》2008,10(6):134-135
外阴上皮内非瘤样病变是指女性外阴皮肤和粘膜组织发生变性及色素改变的一组慢性疾病。它包括外阴鳞状上皮细胞增生、外阴硬化性苔癣以及前两者同时存在的混合性外阴白色病变,常常引起剧烈的、难以忍受的外阴瘙痒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其确切病因不明,临床上许多治疗方法虽能暂时控制其症状,但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4.
雌孕激素顺序法与补经汤治疗卵巢早衰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卵巢功能早衰 (POF)是妇科常见多发病 ,30岁前的妇女人群发生率约 0 1% [1] ,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主要以激素替代、诱导排卵、赠卵、免疫抑制剂应用为主[2 ] 。有的治疗难度较大 ,有的副作用明显 ,几年来 ,我们运用补经汤治疗POF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并与雌孕激素顺序法比较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促卵泡素 (FSH)、促黄体生成素 (LH)、雌二醇 (E2 )及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等的变化。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7- 12~ 2 0 0 0 - 12共观察 6 3例 ,其中雌孕激素顺序法组 35例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40岁 ,病程最短3…  相似文献   
5.
胃癌发生卵巢转移 (即Krukenberg瘤 )并非少见。我们遇到过 2例病人均因卵巢病变为首发症状而就诊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 1,女 ,5 1岁。因下腹胀就诊 ,B超提示双侧卵巢肿大住妇科。行双侧卵巢切除。病理证实为转移癌。作胃肠钡餐发现胃癌 ,转外科行姑息性胃癌切  相似文献   
6.
在计划生育工作中,往往遇到因避孕失败后的妇女,要求早日诊断是否妊娠,以便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妊娠试验,如乳胶凝集抑制可以出现假阳性。青蛙试验,冬季不易捕捉青蛙,常可中断。放射免疫测定,因药源困难,不能开展。黄体酮试验,需7到10天的观察才能获得结果。基础体温需测温1月,方能了解动态变化,以判断有无妊娠。多普超声诊断仪在60天妊娠才测得胎心音。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在门诊应用超声波诊断仪对早期妊娠的诊断配合人工流产术中观察其结果,较为可靠、及时,并  相似文献   
7.
子宫腺肌病作为良性疾病,却出现恶性生长的行为:浸润、转移及复发,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众多研究中,以子宫基底层内膜向肌层生长、内陷,子宫内膜及腺体浸润增殖引发子宫腺肌病的学说具有较强说服力。异位内膜增殖与血管生成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机理不尽相同,本文就影响子宫腺肌病发病进展的异位增殖及血管生成的相关因素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腹水(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对宫内膜异位症 (endometriosis ,EM)患者的腹腔液 (peritonealfluid ,PF)研究较多 ,普遍认为EM与PF的容积和内容物有着密切的关系。而EM合并大量腹水较罕见。本文报道EM合并腹水 1例 ,并对有关文献进行复习 ,期望对EM的诊断和治疗有所帮助。1 病  例患者 39岁 ,因反复B超发现附件包块半年 ,下腹痛 10小时 ,于 1999年 6月 13日入院。入院前半年在院外普查 ,B超疑有“右附件包块”。 3月后随访B超示 :“右附件 4.6cm×4.0cm ,左附件 5 .5cm× 3.7cm减弱回声团块 ,边界欠清”…  相似文献   
9.
李娟  李宗恒  唐利  李燕  陈庄 《山东医药》2015,(12):24-26,111
目的观察外阴鳞状上皮增生皮损组织中角蛋白17(K17)、干扰素γ(IFN-γ)、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外阴鳞状上皮增生患者27例,取其皮损组织作为A组,取病灶周围正常皮肤组织作为B组。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组PCNA、K17和IFN-γ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A组增殖指数26.24%±6.60%,B组10.47%±4.77%,P<0.01。A组K17、IFN-γ的光密度值均高于B组(P均<0.01)。B组K17与IFN-γ的表达无相关性(r=0.122,P>0.05),A组K17与IFN-γ表达呈正相关(r=0.607,P<0.01)。结论外阴鳞状上皮增生可能与皮损组织中PCNA、K17、IFN-γ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彭俊  李宗恒 《西南军医》2008,10(5):111-112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osis,EMs)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肌层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浸润、反复出血,以子宫内膜细胞异位生长为特征。主要影响生育年龄的妇女,是目前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约占妇女人口的10%~15%,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中发病率高达30%。EMs为良性病变,但其某些生物学行为却类似恶性行为,尤其是具有组织侵袭、远处种植生长的能力。可引起痛经和不孕,严重困扰着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