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2.
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治疗肾复杂性结石患者针对并发症的不同诱因早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00例采用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结石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早期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并发症能够更快治愈.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对我院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更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经皮肾镜治疗肾复杂性结石手术患者针对并发症的不同诱因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在不同部位留置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在不同部位的留置时间。方法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病则262例,对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足背静脉、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及颈外静脉进行静脉输液的留置时间的进行观察。结果颈外静脉留置时间最长,而手背静脉、上肢前臂静脉、大隐静脉,足背静脉的留置时间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为病人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除遵循从远心端到近心端的原则,先在手背行静脉穿刺,然后将穿刺点逐步移向前臂、上臂。而对于长期补液,四肢静脉均受到破坏、或过于肥胖、外周静脉发育不良或四肢均有痉挛的患者可考虑选择颈外静脉进行留置针输液。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剖官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官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时.对照组180例足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疸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疽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 刮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5.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对母婴健康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共360例,把其随机分为两组:镇痛组180例,对照组180例;镇痛组是在剖宫产术后,保留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8小J~时。对照组180例是术毕拔除硬外管,术后6~8小时如果产妇出现疼痛难忍时肌注止痛剂。观察产妇肛门排气时间、排尿时间、乳汁分泌、新生儿黄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泌乳时间及喂奶次数比对照组早而且多;出现新生儿黄疸低于对照组;排尿时间无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术后施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能及早促进母乳分泌,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减少新生儿黄疸的发生,术后排尿情况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126例我科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均给予膝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注射液治疗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观察组6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电针治疗及优质护理干预,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4%(χ2=5.1429,P<0.05),两组治疗前VAS评分与WOMA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4周治疗后,两组VAS评分与WOMAC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地改善(P<0.05),且观察组VAS评分与WOMAC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加显著(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60%(χ2=18.3273,P<0.05)。结论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其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对8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经锁骨下静脉置管.置管后从预防感染、管道堵塞、导管脱出、空气栓塞等方面采取严格的护理措施.80例患者中,只有1例因后动过度渗血较多,于置管第2天拔管;4例死亡后拔管,其余患者均通过中心静脉置管完成住院期间的治疗.认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可确保住院期间治疗过程的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者痛苦,对提高抢救成功率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严密的临床观察,预见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潜在并发症,探讨护理对策,从而提高微创术的成功率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对9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术后对每个患者进行评估,预见可能发生的潜在并发症,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通过严密的临床监测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及时发现和避免并发症,降低死残率.结论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是关键,通过评估,预见潜在的并发症,可以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来预防.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