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2.
目的 对比血栓新四项、凝血指标检测用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的价值。 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课题组成员所在医院) 100 例凝血功能障碍患者临床资料,均进行了血栓新四项、凝血指标检测,观察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同非 DIC 组相比, DIC 组TAT 、 TM 、 PIC 、 t-PAI-C 水平更高,且凝血指标中 PLT 、 FIB 水平更低, D-D 水平更高, PT 时间更长( P<0.05 );同凝血指标诊断比较,血栓新四项诊断准确度更高( P<0.05 )。 结论 较之凝血指标而言,血栓新四项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早期诊断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病毒感染可使外周血白细胞数减少,严重细菌感染而抵抗力低下时也可能有白细胞减低[1]。西班牙学者[2]报道了41例儿童链球菌中毒综合征,51.2%的患儿出现白细胞减少。针对这些情况,在患者发热初期仅用一次血细胞分析和CRP结果很难准确判定引起发热的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观察了112例患者急性发热8 h内和8~12 h时的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直径及百分率、CRP水平变化,并探讨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脑梗死(CI)急性期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IL-6、IL-18、及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方法对182例脑梗死患者分别抽静脉血统计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测定血清hs-CRP、IL-6、IL-18的含量。结果脑梗死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增高(P〈0.01),hs-CRP、IL-6、IL-1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结论测定急性脑梗阻死患者血清hs-CRP、IL-6、IL-18并观察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是评估治疗、病性轻重的很好指标。  相似文献   
5.
<正>要加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步伐,必须造就一批实用型高素质的卫生服务人员,这一责任就落在医学高职院校身上,医学高职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32例患者,100例质控物做了抗心脂抗体测定,发现周围动脉疾病患者继发血栓栓塞和死亡率与抗心脂抗体有关。 材料与方法 232例患者均是诊断有周围动脉疾病的住院患者,100例质控物均来自外科病房较轻的外伤和电外科病人且无周围动脉疾病。  相似文献   
7.
骨髓形态学检验中发生吞噬血细胞的原因很多,且被吞噬的细胞类型也较多。但外周血出现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红细胞是非常罕见的现象。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1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吞噬红细胞的现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8岁,农民。主诉:间断发热1个月,加重肢体抽动1 d入沙河市人民医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发热,体温38.0℃,无明显咳嗽咳痰、胸痛,无意识障碍,反复发作,曾在当地输液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1 d前患者出现肢体抽动明显,仍有发热,体温在38.5℃左右,问话不答,曾有小便失禁、纳差、乏力,为进一步诊治于2019年4月11日入沙河市人民医院。  相似文献   
8.
HIV-1以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作为播散的载体和病毒复制的存贮器: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表达两种主要的HIV-1协同受体(CXCR4和CCR5),能分别与HIV病毒亲嗜性毒株x4和R5结合。HIV-1病毒膜蛋白(gp120、gp41)能降低这些细胞的吞噬功能并改变他们的调节功能,这可能是AIDS患者易产生合并感染和重复感染(如呼吸道、肠道感染和HIV-1痴呆)的原因。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能显著改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化学趋化活性和生物活性,改善这些细胞的功能,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推行白带常规检查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检测阳性率。方法严格控制白带常规检查如医生申请、患者准备、标本采集、送检、质量控制、实验室检查、报告发放等各环节操作。用亚甲蓝、新亚甲蓝、吕氏碱性美兰、改良革兰氏染色法及改良革兰氏染色法等快速染色法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对妇科门诊216例疑似阴道炎的患者同时做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测。结果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念珠菌检出率24.5%,滴虫检出率为10.6%。5种快速染色法:念珠菌检出率为31.5%,滴虫检出率为12%,加德纳菌检出率为19.4%。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5种快速染色法对滴虫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快速染色法检出率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和快速染色法对念珠菌的检出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快速染色法对念珠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结论 5种快速染色法均适用于检查阴道分泌物,提高白带常规检查的阳性率,对女性阴道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效果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沙门氏菌感染T细胞激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沙门氏菌是人兽共感染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疾病谱可因杆菌血清变种和宿主反应而异,产生从系统感染到胃肠炎一系列疾病[1].伤寒是由小肠沙门氏血清变种伤寒杆菌高侵袭小肠引起的一种系统性疾病[1].是一种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病,105个菌体就可引起发病,是我国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每年发病率位于法定甲乙类传染病的5~7位[2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伤寒全球年度发生率大约每年1.6亿,死亡约占60万[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