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将我院儿科1例3岁幼儿巨大脑动静脉畸形合并脑出血报告如下。病历摘要夏某,男孩,3岁,住院号:63547  相似文献   
2.
病历摘要夏×,男孩,3岁,住院号:63547。因右上肢无力伴自发性震颤4个月,右侧半身活动不灵2个月,于1982年10月8日门诊以“病毒性脑炎”收入院。4个月前,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神经生理、病理学的发展,对急性脑功能衰竭的症候学有了新的认识,已经能够根据神经系统征候判断脑功能和/或病变的损害平面,从而对小儿急性脑功能衰竭的予后作出正确的估计,现将我们临床研究的结果报导如下。资料来源1980年10月至1986年10月住院的急性脑功能衰竭患儿共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其中乙型脑炎(重型、极重型)52例,散发性脑炎  相似文献   
4.
一、按Gillingham分级法进行监护是病情具体宏观判断的尺度(见表1)。临床上每天检查分级情况有利于病情判断及对预后作出估计。在病程经过中,分级在短期内急剧上升至Ⅳ级者预后差;在一周内分级值Ⅰ~Ⅱ级持续不变的患儿预后良好;分级值由Ⅰ级逐渐上升至Ⅲ级者大部分能存活。  相似文献   
5.
拜读“脑水肿的药物治疗”(罗建仲:四川医学5(4):227,1984)后,提出如下几个问题,与作者商榷。一、原文:“①脱水剂的剂量不宜过大,疗程不宜太长,否则可引起循环负荷过度,导致急性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第227页8~10行)。商榷:渗透性脱水剂用量过大引起的循环负荷过度,导致的急性心力衰竭,临床上大多表现为急性左心衰竭(心源性肺水肿),原文中“和肺水肿”四字是否删除为宜。  相似文献   
6.
患儿,男,2岁。因高热1日,气促、喘憋、抽搐1次,于1981年5月8日入院。入院前一周患头皮疖肿,经治未愈。体检体温39℃,脉搏140次/分,呼吸60次/分。急性重病容,发育中等,呼吸稍促,鼻翼扇动,唇周微绀,右胸下部叩诊稍浊,两肺呼吸音粗。腹软,肝在右肋下2厘米,剑突下3厘米,质软。余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7.
脑组织是小儿肿瘤好发部位之一。由于肿瘤生长在可以扩张的幼儿颅腔内,年幼儿检查不合作,不能准确叙述病情,以及有些疾病可产生类似症状,故本病常被误诊。对以下几种情况应注意鉴别诊断。一、视力减退双眼视乳头苍白,并有缓慢进展的视力减退,视野损害者,应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在脑瘤中,15%可出现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其中80%为鞍区肿瘤。小儿鞍区占位病变依次为颅咽管瘤,视神经胶质瘤,胆脂瘤等。如忽视视力减退进行性加重这一症状,常会贻误诊治,患儿轻则失明,重则死亡。故对原因不明的视神经萎缩患儿,均须作视野、放射学和内分泌机能检查。  相似文献   
8.
患婴;男,15天。因患儿鼻阻,用(淡)滴鼻净给患儿双侧鼻道各滴2滴,半小时后出现抽泣样呼吸,唇发绀,5小时入院。体检:T36℃,R6次/分;浅昏迷,面色土灰,唇绀;前囱平坦、张力不  相似文献   
9.
散发性脑炎是目前儿科的常见疾病,病理检查所见,可分为病毒性及变态反应性两组。鉴于当前病毒学,免疫学检查尚未能普遍开展,加之缺乏“特异症状及体征”,临床上误诊病例相当常见。为了提高小儿散发性脑炎的诊治水平,现将我院儿科近年来误诊为散发性脑炎34例的病种报告如下。一、颅内占位性病变:小儿颅内占位性病变,表现为进展性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局限性体征。散发性脑炎也可表现为局限性的损害,如偏瘫、交叉性瘫痪或小脑共济失调等。如若再合并脑水肿引起的颅内压升高,在这种情况下两者之间的鉴别诊断确实非常困难。脑电图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有时尚需进行特殊造影(脑血管造影,脑室造影)或CT以资鉴别。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