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继亮  王飞  李力毅 《武警医学》2012,23(2):136-138
目的 探讨应用重建钢板治疗伴有移位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方法 和疗效.方法 对2005-08至2009-08收治的移位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病例17例进行资料收集及随访,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三维CT重建确定骨折类型及移位程度,并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获得完整随访16例,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5.45±1.27)个月,骨折完全愈合,按照Rowe肩关节功能标准评定,优良率达87.5%.结论 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有移位的不稳定性肩胛骨骨折可以获得较满意复位,早期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以改善功能,减少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疗效。方法 172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行椎间盘镜手术治疗为对照组(86例),行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为观察组(86例)。评估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和ODI以及术后6个月Nakai分级的优良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术后卧床时间短,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各时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症状减轻更明显,功能恢复更好(P0.05)。术后6个月Nakai分级优良率:观察组为81.40%,对照组为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手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中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