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发生率、起源及配布形式,为内脏神经切除治疗顽固性腹痛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1998-01/2003-01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收集尸体标本20具(40侧)。在立体显微镜下对40侧常规防腐固定成年尸体的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的来源及配布形式作解剖、观测,计算其发生率。结果:两侧内脏神经的起源不对称。内脏大神经发生率为100%(40/40),内脏小神经为93%(37/40),内脏最小神经为53%(21/40)。内脏大神经有14种起源形式,最常起自第5~9胸神经节(28%,11/40),有2~10个根,最宽起自第3~11胸神经节,最窄起自第5~7胸神经节,有9例(23%,9/40)起自第5~10以外的胸神经节。内脏小神经有7种起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0~11胸神经节(35%,13/37),有1~3个根,有9例起自第10~11以外的胸神经节(24%,9/37)。内脏最小神经有4种来源形式,最多起自第12胸神经节(57%,12/21),有1~2个根,有9例起自第12以外的胸神经节(43%,9/21)。40%(16/40)的标本内脏神经间有交通。结论:内脏大神经普遍存在,大多数标本有内脏小神经和内脏最小神经,3条内脏神经起源形式多变,行内脏神经切除术时应特别注意起源于经典解剖学描述范围以外的神经根,内脏神经间的交通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  相似文献   
2.
细支气管肺泡癌误诊为肺结核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背景外踝骨折术中腓肠神经、腓浅神经或其分支损伤的可能性很多,但危险性到底有多大 ? 目的 探讨外踝术中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损伤的风险,并分析损伤后感觉缺失情况. 设计抽样调查. 地点和对象 1999-01/2001-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对本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 50例成年尸体. 干预对 50例(侧)成年尸体的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及其分支作解剖,观测和绘图. 主要观察指标①腓浅神经在小腿前骨筋膜鞘和外侧骨筋膜鞘的位置及其与腓骨长短肌和肌间隔的关系,腓肠神经的行程和分支情况.②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至腓骨或外踝前缘 (若浅出部位低 )的水平距离;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③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最突出处的水平距离,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④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周围分布. 结果 腓浅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后,在小腿上 1/3段先在腓骨长肌起始端内下降,继而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间,以后位于深筋膜的深面,在小腿中,下 1/3交界处浅出为皮神经,经踝前至足.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浅出点至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 90± 22) mm,至腓骨或外踝前缘(或浅出部位低)的水平距离为( 3± 3) mm,其中 24%( 12/50)浅出点位外踝前缘水平,在外踝尖水平,神经与外踝尖的水平距离为( 22± 6) mm.腓肠神经与外踝后缘最突出处的水平距离为( 7± 4) mm,在外踝下方与外踝尖的垂直距离为( 12± 7) mm,其中 10% (5/50)的腓肠神经横切外踝尖至足, 78% (39/50)的标本可识别来自这两条神经的踝支 (其中 28%同时具有两个来源 ),腓肠神经管理 38% (19/50)标本的足及足趾的外侧半. 结论 外踝术中很容易损伤来自腓肠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踝支 (可能性为 78% ),损伤神经主干的风险较小,但有 24%的可能损伤在外踝前缘浅出的腓浅神经或足背中间皮神经, 10%的可能损伤外踝尖处的腓肠神经,而且损伤后感觉缺失范围差异很大.  相似文献   
4.
初治涂阳肺结核在化疗过程中,最为临床关注的痰菌阴转和肝功能的变化。痰菌菌量的变化,可反映临床的疗效。肝功的变化,可决定能否完成疗程。因此,分析两项指标在化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对临床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自1997.1~1998.12选取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71例,男46例,女25例,年龄16~48岁。均无  相似文献   
5.
痰热清治疗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对肺结核肺部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120例,随机分为痰热清治疗组和头孢替唑对照组,观察在抗痨治疗基础上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部感染的疗效。结果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疗效满意。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肺结板并发肺部感染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痛病因及临床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均来源于湖南省儿童医院)腹痛临床资料.结果:50例中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1 0例,急性肠炎6例,急性胃炎8例,消化性溃疡1 0例,急性胰腺炎6例,梅克尔憩室炎2例,过敏性紫癜3例,肠套叠1例,肠梗阻1例,腹型癫痫1例,阑尾炎2例.结论:腹痛是儿童常见疾病,包括消化道疾病及消化道外疾病,需结合病史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按诊断思路逐步分析,作出最后诊断,以防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dysphagia after stroke,DAS)预后的因素,为优化DAS的管理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经标准吞咽评估(Standardized Swallowing Assessments,SSA)确诊的196例DAS患者,详细记录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是否有糖尿病史、高血压痛史、卒中史、是否为脑干卒中、卒中病灶大小、卒中病灶是否多发、巴塞指数( Barthel index,BI)、NIH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糖、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blood plasma fibrinogen density,Fib)、低密度脂蛋白(low - density lipoprotein,LDL).6个月 后,按洼田饮水试验量表评定标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两组.以上述因素为自变量,以预后是否良好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70岁、BI≤30、LDL≥3 mg/ L与DAS预后密切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AS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可以协助判断吞咽障碍的预后.年龄≥70岁、BI≤30、LDL≥3 mg/L,是DAS患者吞咽功能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动脉的解剖观测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成人前列腺动脉的来源、行程、进入前列腺的部位及其与神经丛的关系,为前列腺手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解剖显微镜下对3 0侧常规防腐固定的3 5~60岁成年男性尸体前列腺动脉及神经丛作解剖、观测。结果 3 0侧均有恒定的前列腺动脉,共有12 5支,来源丰富,主要来自膀胱下动脉(92 /12 5 ,73 .6% ) ,行程较恒定,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2±8)mm处呈丫爪状分支,多数分支在膀胱前列腺间沟内进入前列腺底,按时钟顺序,各点钟处均有动脉进入,以3~5或7~9点居多(87/12 5 ,69.6% )。前列腺神经丛由膀胱神经丛延续而来,在接近膀胱前列腺间沟处与前列腺动、静脉相互交织成网,进入前列腺包膜中。结论 在距膀胱前列腺间沟2 0~3 0mm处,环周结扎前列腺动脉,止血更为彻底,也可避免损伤神经丛。  相似文献   
9.
以双语教学为目标的医学课程改革正在全国医学院校中推行,国家教育部提出要求高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全面施行双语教学势在必行。本教研室对部分系统解剖学内容试行了双语教学(bilingual teaching),现就解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以及目前开展双语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全球结核病在回升,特别是难治性肺结核在增多,我国是高耐药国家。由于难治性肺结核病例耐多药,临床化疗痰菌阴转率较低,因而从基础到临床广泛,深入的研究十分重要。我院自1997年1月~1998年12月对难治涂阳肺结核114例进行调查分析及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