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对66名缺铁性贫血和37名生长发育落后儿童测定血清铜、锌,并与健康儿童相比较。发现贫血及发育落后组的血清铜、铜/锌比值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显著。而且Hb越低,血清铜和铜/锌比值越大。  相似文献   
2.
脾脏是腹部内脏中最容易受损的器官。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脾破裂可高达40%。在腹部开放性伤中,脾破裂也达10%[1]。近年来,脾破裂保脾手术取得了新进展,随之保脾手术也逐渐推广到各级医院临床外科。选择我院及教学医院从2000年1月到2013年1月治疗的脾破裂保脾手术112例的完  相似文献   
3.
作为间质结缔组织中的一种恒定的细胞成分-肥大细胞(MC)可合成和分泌40余种生物活性物质,被喻为多功能细胞因子之源。它不仅作为一种免疫效应细胞参与速发型变态反应,近年来研究表明MC还具有免疫监视功能,与许多疾病包括肿瘤性疾病的病理过程有关。有关MC与肝癌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拟就MC在肝癌内的形态学及表型变化,MC对肿瘤及肝癌生长的影响等几个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32例胆囊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已成为胆囊切除的一种常规手术方式。因腹腔镜视野的独特性和操作上的间接性,后三角入路已成为胆囊切除术中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但手术并发症较高仍是阻碍LC开展的主要因素,其中以胆管损伤最为常见。如何快速有效地经过后胆囊三角入路分离胆囊动脉和胆囊管,并且避免胆管损伤就成为LC术者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结核性肛瘘的综合治疗方法,提高结核性肛瘘的一次性治愈率.方法 自1998年8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结核性肛瘘13例,采用手术、局部换药、全身抗痨、抗感染的综合治疗.结果 13例全部临床一次性治愈.结论 结核性肛瘘完全能一次性治愈,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自2013年以来,我们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肠穿孔23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胃肠穿孔23例中,男17例,女6例;年龄21~67岁,平均45岁。穿孔时间1.5~13.0h,平均6.0h。其中十二指肠穿孔13例,胃穿孔7例,小肠穿孔2例,结肠穿孔1例。1.2方法本组病例均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建立气腹后,先经脐部鞘管行腹腔镜探查,根据穿孔部位,选择合适位置插入其他鞘管。  相似文献   
7.
各种单位除在无数值的叙述性文字中和科普读物中可使用中文名称或中文符号外,均应使用单位符号。单位符号都是正体拉丁和希腊字母,无复数形式,符号后不附加圆点(正常语法名字尾标点符号除外)。来源于人名的单位,例如:Pa、Gy、w等和10。以上的词头,例如:M、G、T等的首字母大写以外均为小写,体积“升”的符号是例外,它的符号为“L,(1)”,推荐采用“L”。一般在单位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 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是复杂型主动脉夹层的首选治疗方法,近年来已得到广泛应用。TEVAR通常只封闭原发破口,而对夹层远端破口采取旷置处理,但在长期随访中发现旷置远端破口可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包括支架远端瘤样扩张、灌注不良导致内脏缺血及覆膜支架远端新发夹层等。此外,近期研究发现TEVAR术后支架覆盖段的胸主动脉重塑效果较好,但对于支架未覆盖的腹主动脉段重塑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主动脉扩张或形成夹层动脉瘤,需要再次干预。鉴于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不良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本研究探讨急性期、亚急性期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情况及潜在的影响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2023年5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管外科行TEVAR的Debakey Ⅲ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前、术后1年的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患者腹主动脉最大直径平面的动脉直径和真、假腔变化将患者分为未重塑组和重塑组,分析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影响因素。结果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入选105例患者,其中未重塑组44例,重塑组61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性别、手术距发病时间、既往史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重塑组与重塑组在中位年龄(62.50岁 vs. 55.00岁)、平均远端破口数量(2.98个 vs. 2.26个)、累及左肾动脉比例(38.64% vs. 19.6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远端破口数量是影响TEVAR术后腹主动脉重塑的独立危险因素(OR=0.589,95% CI=0.406~0.855,P=0.005)。结论 TEVAR术后部分患者腹主动脉重塑不良,远端破口数量是影响腹主动脉重塑的主要因素。对于远端破口较多者,应密切随访观察患者的主动脉重塑情况,必要时再次手术干预。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并发症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的并发症及其预防策略.方法:回顾分析为58例患者施行LA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果:LA术中阑尾系膜出血2例,小肠电灼伤1例,皮下气肿1例;术后腹腔脓肿1例,阑尾残端漏1例.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操作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比较三种型号留置针对丙泊酚注射部位疼痛的影响,以选取合适型号的留置针减轻丙泊酚注射部位疼痛。方法 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21年11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无痛人流患者5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0G组178例、22G组184例与24G组186例。术中使用相同浓度的丙泊酚溶液,静脉输液速度相同,20G组、22G组及24G组分别选择20G(1.1 mm×30 mm)、22G(0.9 mm×25 mm)及24G(0.75 mm×19 mm)型号的一次性使用静脉留置针。比较三组疼痛发生率。结果 疼痛发生率:20G组43.8%(78/178),22G组57.1%(105/184),24G组72.6%(135/186)。三组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00,P <0.01)。结论 临床上选用20G留置针可降低丙泊酚注射痛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