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研究硒蛋白-P在大肠癌、转移淋巴结及正常大肠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1例大肠癌组织和20例癌旁正常黏膜中硒蛋白-P的表达。结果:硒蛋白-P在大肠癌、转移淋巴结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1%(43/81)和55.7%(39/70),在正常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80.0%(16/20),硒蛋白P在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大肠癌组织(P〈0.05),且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体类型、大小、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转移淋巴结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且患者5年存活率与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关(P〉0.05)。结论:硒蛋白-P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降低,提示其可能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2001年3月-2006年5月,我院采用结肠远端带血管蒂的管状肠瓣行内括约肌和保留耻骨直肠肌的保肛术治疗低位直肠癌30例,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5~72岁,平均54.2岁。30例全部为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病理诊断:中低分化腺癌19例,粘液腺癌5例,乳头状腺癌6例。手术前后测量,癌肿侵袭肛管2例,下极距齿状线〈2.5cm者8例,〈5cm者14例。肿瘤累及肠腔〈1/2周径者21例,1/2~3/4周径者9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ar-1,I-CAM-1)和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ar-1,VCAM-1)的表达,同时测定血清中可溶性ICAM-1(sICAM-l)和可溶性VCAM-1(sVCAM-1)水平,探讨二者与结肠癌生物学特性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32例结肠癌组织、17例溃疡性结肠炎组织和21例正常结肠组织标本进行ICAM-1与VCAM-1表达检测,分析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ELISA法检测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sICAM-1和sVCAM-1含量,分析治疗前后水平的变化。结果:结肠癌组织ICAM-1和VCAM-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织(P<0.05)及正常结肠组织(P<0.01),其表达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和病理学分级无关(P>0.05),与肿瘤分期及有无远处转移有关(P<0.05);结肠癌患者外周血sICAM-1和sVCAM-1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P<0.05)及正常对照组(P<0.01),结肠癌患者术后1周sICAM-1及sVCAM-1水平明显下降(P<0.01,P<0.01)。结论:结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及外周血ICAM-1和VCAM-1的表达可能与结肠癌的浸润转移有关;sICAM-1、sVCAM-1的检测可能成为监测结肠癌病情进展和评价治疗效果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4.
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osound,EUS)是目前局限期胃癌最主要的分期诊断方法[1],改变了大多数患者的治疗策略[2]。EUS独有的空间分辨力,使其能够鉴别胃壁不同的分层,可以在很小的空间范围内做到肿瘤大小和淋巴结分期。但是文献报道在胃癌分期准确性上存在较大差异。在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分析EUS在局限期胃癌分期中的有效率,探讨是否作为临床实践中的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李兆德   《山东医药》2000,40(15):34-35
198 9~ 1999年 ,我们采用胫骨上端延长术治疗儿麻后遗症 2 3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 2 3例中 ,男 14例 ,女 9例 ;年龄 9~ 2 4岁 ,平均 13.8岁 ;左侧 10例 ,右侧 13例 ;术前测量患侧下肢短缩 4.0~ 7.8cm,平均 4.4cm。合并膝屈曲 5例 ,膝过伸 3例 ,膝外翻 6例。手术方法 :16岁以下的男性和 14岁以下的女性患者 ,以骨骼牵开延长为主 ;超过上述年龄 ,X线检查示胫骨上端骺板有融合者则截骨 ,未融合者行牵开延长。以干骺端截骨后牵开延长为例 ,手术步骤如下 :1于腓骨上中段交界处截断腓骨。2保持患肢于中立位 ,于胫骨上干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中保留迷走神经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6例行全胃切除术的胃癌患者,其中41例患者术中保留迷走神经作为观察组;随机选择35例未保留迷走神经的全胃切除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肠功能恢复、营养状况、进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道恢复较对照组患者快,住院日期短,较少出现返流、腹泻等症状(P<0.05);术后6个月及1年单餐进食量及血清营养指标相比,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迷走神经未被侵及的胃癌患者中迷走神经可予以保留,该术式能提高胃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防止术后消化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7.
姜生  李兆德 《山东医药》2000,40(17):32-32
1991年 1月至 1 999年 1 2月 ,我院共行直肠癌手术 1 67例 ,保肛手术 67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男 39例 ,女 2 8例 ;年龄 2 3~ 79岁 ,平均 61岁。肿瘤下缘距肛缘 4~ 5cm1 5例 ,6~ 7cm46例 ,7cm以上 6例。Ducks分期 A期 7例、B期 50例、C期 1 0例。病理分型腺癌 59例 ,粘液腺癌 8例。手术方法 :Dixon手术 8例 (其中利用吻合器低位吻合 3例 ) ,Bacon手术 1 1例 ,改良 Bacon手术 37例 ,Parks手术1 1例。均按向上、向两侧清扫淋巴结 ,手术标本均于术中行快速冰冻病理切片 ,以保证远端及周围无残存肿瘤组织、细胞。术后用顺铂…  相似文献   
8.
患者 男,44岁。鼻部肿瘤切除术后鼻缺损半年入院。检查:鼻下端缺损,鼻孔变形。在局麻下切取右侧胸三角皮瓣,面积18×8cm,制成皮管移植于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济南市槐荫人民医院胃肠外科收治并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319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收集患者术后肿瘤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肿瘤标本的脉管侵犯情况,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脉管侵犯与临床病理资料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脉管侵犯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预后(随访截至2018年12月)的影响,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319例患者,脉管侵犯率为28.84%(92/319),低分化者脉管侵犯率为37.08%(33/89),高于高-中分化者25.65%(59/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8,P=0.043);T3和T4分期患者脉管侵犯率分别为31.33%(26/83)和34.09%(60/176),高于T1和T2期患者的11.11%(1/9)和9.80%(5/51)(χ2=12.99,P=0.005);肿瘤位于升结肠52例,横结肠27例,降结肠19例,乙状结肠53例,直肠168例,其脉管侵犯率分别是28.85%(15/52)、7.41%(2/27)、10.53%(2/19)、20.75%(11/53)、36.90%(62/1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6.16,P=0.003)。有淋巴结转移者脉管侵犯率为41.53%(49/118),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1.39%(43/2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68,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T分期为T3、T4期(RR=6.563,95%CI=0.302~0.992,P=0.047)和淋巴结转移(RR=5.618,95%CI=1.142~2.293,P=0.007)是结直肠癌患者脉管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全组319例患者中有297例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3.10%(297/319),中位随访时间38(8~71)个月。全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55.56%(165/297),其中脉管侵犯患者5年生存率为45.12%(37/82),低于无脉管侵犯的59.53%(128/215)(χ2=4.99,P=0.025)。 结论T分期为T3、T4期、淋巴结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有较高的脉管侵犯风险,脉管侵犯可能提示结直肠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止痛栓在肛门手术后的镇痛效果,探讨多药理机制的协同镇痛效果.方法:对单组分、多组分、改进的多组分以及多药理机制四种不同处方组分的止痛栓进行240例肛门术后止痛效果的临床观察.结果:多药理机制复方止痛栓在持续镇痛、术后至48 h内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无差别.结论:多药理机制复方止痛栓对抗肛门术后产生疼痛的相应机制环节,发挥了协同止痛效应,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术后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