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测量脑转移瘤患者放射治疗前后MRS各代谢物浓度,分析各代谢物浓度的变化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接受头部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3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因中途患者死亡及不配合的患者有12例。纳入本组患者共21例,鳞癌6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5例。单发11例,多发10例,共计42个病灶。利用3DSPGR序列测量肿瘤体积。结果:与体积变化有相关性的指标(P〈0.05)有Cho、Cho/Cr、Cho/nCho,各指标与体积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以Cho与体积变化的相关性最显著,呈非线性相关。结论:放疗后肿瘤内Cho值是反映肿瘤代谢的重要指标,它的变化与肿瘤体积间存在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肝纤维化ADC值减低机制及与选取b值关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ADC值随肝纤维化程度增加而减低的机制及b值取值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建立不同时期的家兔肝纤维化模型30只,对其行DWI。对每只动物在第1次扫描后结扎肝脏左外叶动脉及门静脉肝左外叶支,再次行相同序列MR扫描。分别在肝左外叶和肝右前叶及结扎血管后的肝左外叶选取ROI,测量ADC值。MR检查后取家兔肝脏行病理检查,并按病理结果分期、分组。 结果 随肝纤维化分期进展, ADC值逐渐降低,肝左外叶血管结扎后测量ADC值明显降低,但并未随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明显变化。随着b值增大,图像质量下降,且ADC值亦逐渐减低。b=300、500、700、1000 s/mm2时,S0期、S1期与S2期、S3期、S4期之间比较,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300 s/mm2时,S2期与S3、S4期比较,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500 s/mm2时,S2期与S4期比较,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不同程度肝纤维化导致ADC值减低的主要原因为肝内微循环障碍导致的血流灌注减少,较小b值对于判定肝纤维化严重程度更有价值。在有效范围内,b值越小,测量结果受血流灌注因素的影响越大,且判定肝纤维化程度越准确。  相似文献   
3.
肝外胆管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中b值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不同b值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对肝外胆管癌的显示能力,确定肝外胆管癌DWI的较佳b值;并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与肝外胆管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25例肝外胆管癌患者术前行DWI (b=100、300、500、800、1000 s/mm2) 和常规MRI.测量肿瘤的ADC值,计算多b值扩散成像和T2WI图像中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及信号强度比(SIR)等数据;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进行病理分级,比较不同b值时不同分化程度肿瘤的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例肝外胆管癌由DWI检出,DWI诊断肝外胆管癌的敏感度为92.00%.随着b值的升高,肿瘤的SNR和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逐渐下降,而肿瘤的SIR逐渐升高.b值为800 s/mm2时DWI图像肿瘤与正常肝脏的CNR、肿瘤的SIR和SNR均高于T2WI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值的增高,肿瘤ADC值逐渐变小.结论 b=800 s/mm2是肝外胆管癌扩散加权成像的较佳b值,可以得到良好显示的肝外胆管癌DWI图像;病灶ADC值随着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甲状腺功能减退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 ,2 3岁 ,因全身乏力、眼睑浮肿 3个月入院。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 ,眼睑浮肿 ,伴食欲差 ,怕冷 ,大便秘结 ,精神倦怠 ,无其他不适。 2 0d前曾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在当地医院就诊 ,查血肌酸激酶 (CK) 30 17 0U/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 MB) 6 0 9U/L ,乳酸脱氢酶 (LDH )8 7μmol·s·L(5 2 4 0IU/L) ,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 14 6 0U/L ,肌酐 (Cr) 12 3 4 μmol/L ,尿素氮 (BUN) 5 6mmol/L ,心电图示肢体导联QRS低电压 ,V2 6导联T波低平。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治疗 2个多…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一体位经腹腹膜内外联合腹腔镜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根治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2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采用一体位经腹腹膜内外杂交的腹腔镜下肾输尿管全切除术治疗UTUC患者共31例,其中右侧11例,左侧20例;肾盂癌14例,输尿管癌16例,肾盂及输尿管同时受累1例。结果 所有31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病例。手术时间为60~151 min,平均(81.45±19.80)min;术中出血量为30~110 mL,平均(69.03±24.13)mL。无严重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住院时间为3~17 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13±2.44)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28(3.0~49.0)个月。末次随访时,共有2例患者死亡,3例患者出现膀胱复发,无对侧复发病例。结论 单一体位腹膜内外联合腹腔镜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治疗UTUC,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术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脑转移瘤放疗后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SWI技术对脑转移瘤放疗后SWI图像变化进行分析,以总结SWI技术对放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接受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15例,共36个病灶,分别于治疗前3天内和治疗后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常规MR检查及SWI检查,得到磁敏感加权图像,观察不同时间段肿瘤内血管的变化。结果:36个病灶中,有32例个病灶的SWI序列图像可见肿瘤内血管及瘤内部少量出血;放疗后1天时即可观察到肿瘤内血管减少,而且随着时间的延长,伴随肿瘤体积缩小肿瘤内静脉血管亦逐渐减少。结论:SWI图像可以观察肿瘤内部静脉血管的变化情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脑转移瘤患者放疗前后进行FAIR技术成像,观察肿瘤血流灌注的变化情况。方法收集接受头部颅脑X-刀联合全脑照射治疗的肺癌脑转移患者33例,各病例均有病理证实,分别于治疗前3天内、治疗后第1天、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常规MR检查及FAIR检查,观察肿瘤灌注图的变化情况,比较放疗前后肿瘤区血流灌注的变化。结果36个病灶中,FAIR可以观察到肿瘤有异常灌注的肿瘤有15个,其中呈均匀强化肿瘤8个,环形强化肿瘤7个。余21个病灶中FAIR图像与正常脑组织无差异,其中5个病灶呈均匀强化,直径在1cm以下,而余下16个环形强化的病灶FAIR图像未见肿瘤异常灌注。结论FAIR技术可以用来观察脑转移瘤放疗前后血流灌注的动态变化,为疗效的判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9.
[摘要] 目的 探讨Talin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方法 诱导MSC成骨分化后通过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TLN1的表达变化,在MSC中敲低TLN1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改变,利用ALP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分化变化情况。通过Western blot实验研究TLN1在MSC成骨分化过程中参与的分子机制。结果 qPCR及Western blot结果提示,TLN1在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上升;siRNA敲低TLN1表达后,MSC增殖无明显差异,ALP活性及矿化结节定量较对照组下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敲低TLN1表达后p-AKT表达下降,回补实验证明激活PI3K-AKT表达可回复MSC的成骨分化能力。结论 诱导MSC成骨分化后TLN1表达逐渐上调,敲低TLN1后通过PI3K-AKT通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达斡尔族中小学生贫血患病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达斡尔族地区城镇中、小学生贫血情况,笔者于2004年10~11月,对达斡尔族聚居地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尼尔基镇4所中学、5所小学的达斡尔族学生进行了贫血调查,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选取7~18岁的达斡尔族学生1 855名,按年龄分为7~,10~,13~,16~18岁4个年龄组。按照《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中贫血检查方法进行。用南京产XF-1型血红蛋白(Hb)仪测Hb值,标准液由上海医学化验所生产。Hb值小于120 g/L者诊断为贫血,其中90~120 g/L者为轻度贫血,60~90 g/L者为中度贫血,30~60 g/L者为重度贫血,小于30 g/L者为极重度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