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足跟痛在中年以后较为常见,祖国医学记载:“足跟痛,不肿不红,不能多立多走,属肝肾阴血不足,虽系小疾,治宜峻补。”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有把足跟痛与跟骨骨刺混为一谈。在临床上每因忽视病史和查体,单凭X线片即诊断为“跟骨骨刺”,这不仅给病人造成到处寻医拔“刺”的思想负担,而且医生在治疗上亦向“骨刺”下功夫。实际上,跟骨骨刺不是“刺”而是一块骨块。它是由于跖腱膜起点承受应力超过正常,在跟骨跖面结节前方产生的骨赘。常见于体重增加,长期过劳者。曾有学者指出:“中年人有跟骨骨刺甚多,但多数并无症状。  相似文献   
2.
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突出髓核的定位时是重要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术后丹毒是继发干手术后切口周围的一种丹毒,术后静点青霉素虽亦能治愈,但疗程较长。我院骨科自1984年,根据中医药理论,应用消淤膏局部外敷的方法,配合静点青霉素治疗术后丹毒,收到较满意的疗效,比以前单独应用抗菌素治疗明显地缩短了疗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增生性骨关节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从一九八○年起,我们应用中草药内服和外用薰洗、中医手法按摩治疗增生性骨关节炎,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38例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38例病人中,男12例,女26例,男女之比为1∶2,年令在20到39岁4例,40到49岁16例,50到,60岁18例,病程3到15年之间,随  相似文献   
5.
我们根据脏腑经络辨证以痛为俞和近部取穴为主,循经取穴为辅的取穴原则,进行穴位封闭治疗慢性腰痛疗效满意,对劳损腰痛疗效最好。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从1982年到1984年,应用穴位封闭治疗慢性腰痛病人144例,其中重体力劳动者90  相似文献   
6.
目的 从中医学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骨折及练功疗法所发生的生理、病理变化,进行阐述分析。方法 系统的文献回顾并对中医练功法与骨折愈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讨。结论 练功疗法一一固定和活动相结合的动静治疗原则有利骨折复位、愈合。  相似文献   
7.
方法:将70例急性腰扭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治疗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非甾体消炎药物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6.7%.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显著,能充分缓解疼痛和恢复腰部功能活动,是治疗急性腰扭伤快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5年3月~2011年6月我院门诊共收治尾骨骨折患者17例,其中男2例,女15例;年龄20岁~53岁,平均35.2岁;年龄最小13岁,最大56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滑倒坐地15例,车祸伤2例.17例患者均有尾骨疼痛且坐位时疼痛加重的症状.伤后就诊时间最短2d,最长半年.主要临床表现:①尾骨处疼痛,压痛明显;下蹲和站起困难,坐下和站起时以及排大便时疼痛加剧.②X线检查见尾骨尖偏离耻骨联合中心,尾骨生理弧度改变,关节间隙不对称,骨质连续性中断. 1.2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评定.①有外伤史,多为尾椎受到直接暴力,如滑倒臀部着地所致.②女性伤员较为多见.③骶尾部肿胀、疼痛、压痛,可触及异常活动.④X线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穴位埋线大椎穴为主治疗癫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属中医“痫证”范畴。为临床中西医学疑难病证。我采用传统中医针灸疗法穴位埋线治疗特发性癫痫60例,疗效满意。取穴:大椎穴为主穴,百会穴及癫痫区(晕听区上1.0厘米)为配穴。方法:局部常规消毒。用2%盐酸普鲁卡因2ml和硫酸庆大霉素80mg混合分别作局部浸润麻醉。取一根CO号或0号医用羊肠线1.5—2厘米,用改良的9号或12号腰椎穿刺针将羊肠线埋入所选取腧穴皮肤肌层内,用酒精棉球覆盖针眼,小胶布固定1—2天即可。1个月治疗1次,共治疗4—6个月。观察60例病人中,显效达56.6%,有效达18.3%,好转达11.6%,无效占13.3%,无加重病人。总有效率达86.6%。 认为大椎穴为督脉的要穴,为手足三阳经与督脉的交会穴,督脉素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如果督脉脉气失调,就会出现“大人癫疾,小儿惊痫”。穴位埋线以线代针,包含了穴位封闭、针刺、刺血、机体组织损伤、按摩、留针等多种刺激效应。同时发现大椎穴为主穴位埋线对各发作类型的特发性癫痫都有较好治疗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并对癫痫病人的病理性脑电波形也有一定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多功能脊柱病治疗机对治疗颈椎生理弧度反张的作用。方法采用多功能脊柱病治疗机治疗颈椎生理弧度反张的20例病人的治疗。结果应用多功能脊柱病治疗机除了可以对颈椎病患者进行牵引治疗外还可以对颈椎病变局部施以压力,从而使病人的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结论多功能脊柱病治疗机作为治疗颈椎病的方法,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