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匮要略》,专为治妇女妊娠因少腹宿有症病,下血不止而设。具有去瘀消症,止血安胎之功。笔者在辨证的基础上,将丸易汤(各药常用剂量分别为:桂枝9克,茯苓、芍药各15克,丹皮、桃仁各10克),引申治疗因血瘀为主的多种  相似文献   
2.
细辛为马兜铃科植物辽细辛或华细辛的带根全草,其味极辛,其性温烈,能外散风寒,内化寒饮,上疏头风,下温肾元,为足少阴温经要药。对很多难治病证,用之得宜,常取良效。但自《纲目》引“承曰:细辛……若单用  相似文献   
3.
黄疸型肝炎属中医“黄疸”病的范畴,以身、目及小便发黄为特征。除有乏力、纳差、厌油、泛恶、暖气,腹胀、胁肋疼痛等症状外,尚可有肝大、肝区触痛及肝功能试验异常,血胆红素增高,凡登伯试验直接或双相反应阳性,尿胆红素试验阳性,尿胆元正常、增加或减少为特点。中医根据黄疸的性质,大体可将本病分为湿热型(阳黄),寒湿型(阴黄),和湿热毒炽型(急黄)三种类型。兹就其病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穿孔修补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应用腹腔镜对10例胃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穿孔进行修补.结果 10例腹腔镜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60-95(平均73)分钟,术后住院时间3-14(平均8)天,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前壁溃疡穿孔修补术安全有效可行,创伤小,痛苦少,康复快,可以作为溃疡病穿孔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5.
随着内窥镜技术成熟,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其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已得到广泛应用,现也成为治疗胆囊疾病的金标准。LC虽然比OC有很多优点,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LC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胆道损伤时有报道,文献报道发生率达0.32%。我院从2004,12-2007,12共施行LC340例,大部分为农村病人,无肝外胆管损伤、出血。现将我院怎样处理好急性胆囊炎以及复杂的Calot三角,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度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站自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宫内节育器嵌顿于子宫肌壁36例,均系金属类圆环、“T”型环。术前经B超确诊,取出顺利,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8.
9.
《伤寒论》中对解表攻里的认识非常全面深刻,解表攻里有一定的治疗原则但也有其规律性和灵活性,一般情况下有表证先解表,里急者先治里,表里同重则表里双解。在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病人,表证长期未解,此时要先解表,表解而内自和,若兼有其他杂症,需再辨其内证,依次治疗。对于表里同病的治疗原则可以分为先表后里、先里后表、表里同治;但是先后并不能根据表证里证的多少而决定先解表还是攻里,关键在于抓住病机,根据"急则治其标"的原则进行治疗。在临床上可以结合对疾病的病位病势分析,以病机作为主要依据,准确把握疾病的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表里变化,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来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治疗效果,探讨哪种治疗方法更适合广泛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随机抽取14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PPH组和外剥内扎组,每组均由73例患者组成。PPH组73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PPH术治疗,外剥内扎组73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及临床恢复后,PPH组在手术、创面愈合、住院所应用的时间都比外剥内扎组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比PPH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PPH术治疗效果更显著于外剥内扎术,具有治疗时间短、见效快、痛苦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广泛应用于临床中诊治环状混合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