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曲马多、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的疗效。方法:160例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0例患者,曲马多组采用曲马多肌注和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双氯芬酸钠组采用双氯芬酸钠肌注和间苯三酚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疼痛开始缓解时间、完全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双氯芬酸钠组显效率为92.5%(58/80),明显高于曲马多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疼痛开始缓解时间、疼痛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曲马多组(P<0.05)。双氯芬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曲马多组(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间苯三酚治疗急性肾绞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复方氨林巴比妥与双氯芬酸钠注射液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高热的退热效果。方法:8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性高热成年患者随机分为A组(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2ml,肌内注射)和B组(双氯芬酸钠注射液1mg/kg,每次最大量为50mg,深部肌内注射),每组40例,观察对比两组用药1h后的退热效果。结果: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患者退热治疗后1h的体温均明显低于退热治疗前(P<0.05);并且,B组患者退热治疗后1h的体温明显低于A组治疗后(P<0.05)。结论:复方氨林巴比妥和双氯芬酸钠均是临床常用退热药物,尽管双氯芬酸钠的效果优于复方氨林巴比妥,但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和耐受力合理选择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者血清社区获得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ARDS TX)含量的检测,评价CARDS TX在MP肺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番禺区石碁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12月诊断为MP肺炎患者4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MP肺炎患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有无MP感染以及不同病情MP肺炎治疗前、后CARDS TX浓度变化及与病情的关系。结果:对照组CARDS TX浓度为(0.31±0.18)ng·mL-1,观察组为(15.30±6.21)ng·m L-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前轻症组、重症组两组CARDS TX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轻、重症组两组CARDS TX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血清CARDS TX含量的检测可作为早期诊断MP肺炎的依据及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