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分析喹诺酮类药物在妇幼保健医院的临床应用现状,特别是新型的喹诺酮类药物更是具有生物利用度高、t1/2长、血药浓度高、组织分布广等优点,在妇幼保健医院被广泛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但是喹诺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增多,其耐药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妇幼保健医院安全、合理使用喹诺酮类药物是临床医生、药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背景:前交叉韧带重建后肌肉功能的恢复通常评估肌肉的最大力量,最近的研究认为还应考虑神经肌肉功能,比如肌肉等长发力率,即在肌肉等长收缩条件下测量不同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目的:阐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患者肌肉等长发力率的研究现状与不足,分析术后不同时间内股四头肌和腘绳肌等长发力率的缺陷程度;等长发力率对术后患者功能表现的影响,为优化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康复、减少患者二次损伤以及降低膝骨关节炎发生率提供重要信息。方法: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和PubMed数据库,以“前交叉韧带,发力率”为中文检索词,以“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rate of torque development”为英文检索词,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9篇文献。结果与结论:(1)大多数研究发现前交叉韧带重建后半年内患者双侧肌肉等长发力率存在缺陷,双侧腘绳肌早期等长发力率(即肌肉收缩100 ms时间段内任意时间间隔的力-时间曲线斜率)在半年后有显著改善,但双侧股四头肌早期等长发力率长期缺陷,表明术后股四头肌神经肌肉功能长期受损。(2)有关晚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平市中心医院2017年8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8例予以常规皮瓣修复手术治疗,研究组38例予以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比较2组手术结果(皮瓣颜色异常情况、供区恢复情况、皮瓣温度以及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及认知功能)评分及术后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皮瓣颜色异常率显著下降,供区恢复良好率显著升高,皮瓣温度显著升高,毛细血管反应时间显著缩短,治疗总有效率、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术后满意度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微型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手术治疗手指末节外伤性软组织缺损手术结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供区的恢复情况,同时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为完善我国儿童药物研发和临床试验方面相关政策提供参考。采用实例对比分析法,探讨我国应该如何提供有效政策保护儿童用药的安全性。我国儿科用药可以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引导制药企业开发满足临床需求的儿科药物,以提高我国儿童健康水平为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统计秦皇岛市女性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了解女性梅毒感染趋势,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2019年秦皇岛市妇幼保健院就诊者的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者再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确诊及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检测效价.结果 秦皇岛市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为0.9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对关节疼痛与功能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现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入住开平市中心医院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8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仅施以常规保守治疗,研究组施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疼痛症状变化、心理状态变化及生存质量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差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疼痛症状变化情况差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心理状态差于研究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存质量低于研究组(P<0.05).结论: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过程中,施以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多加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3种不同入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对85例96椎因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s)行PVP,根据手术入路的不同分为3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3例38椎)、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25例27椎)、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27例31椎)。比较3组手术时间、骨水泥分布、骨水泥渗漏率、椎体后凸Cobb角及胸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结果手术时间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5.0±5.6)min vs.(42.2±7.3)min vs.(50.5±5.8)min,P0.05]。术后3组椎体后凸Cobb角、VAS评分均较术前有改善(P0.05)。3组间骨水泥注入量及渗漏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骨水泥分布均匀情况比其他2组差(P0.05)。3组间术前后椎体后凸Cobb角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间术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周双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0±1.2)分,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组(3.3±1.2)分,明显低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组(3.9±1.0)分(P0.05),术后6个月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侧经椎弓根入路和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早期疗效优于单侧经椎弓根入路,单侧经椎弓根外入路PVP由于手术时间更短,操作风险更小,更适用于胸腰段OVCFs。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变化情况,指导围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2019年1—6月240例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临床和检验资料。分析临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维持时间与术后白细胞计数相关性,记录剖宫产前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探索剖宫产产妇围术期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结果:临床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维持时间大于24 h与术后白细胞计数呈正相关,剖宫产术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显著增加,术后第三天,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前下降。待产产妇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为(4.65~13.27)×10^9/L,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第一天白细胞计数参考范围为(8.44~20.08)×10^9/L。结论:剖宫产分娩产妇术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在短时间内增加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能作为细菌感染唯一指标,临床医生应综合情况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专职临床药师”制度,开展“直接面向病人”的,临床药学服务,控制药品费用支出。方法参照国内、外临床药师培养过程和现状与取得的效果,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提出我国“专职临床药师制度”跨越式发展计划,更好地实现以较低的药品费用支出,获得“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服务”的宗旨.结果我国的专职临床药师,只有分步培训,包括从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技能,考核指标的制订与评价,并在医院设立“专职临床药师”岗位及制度,才能尽快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实践,从而保证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用药,减少卫生资源的浪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伤寒杂病论》常用50种使用高频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临床用量[1]与2010版《中国药典》、《儿科常用中药简表(中医儿科学)》用量比较(以g为单位),分析探讨明代经方50味高频药物古今临床用药的剂量规律以及剂量控制策略.方法:搜集整理麻黄等50味高频药物在明代13位医家中的临床用量和现代《中国药典》等文献资料用量对比,寻求古今用药剂量规律.结果和结论:古今用药剂量规律:医家对临床处方剂量把握的指导思想及其中医药学理论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涉及的影响方药剂量及量效关系的相关因素,为当今中医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高临床疗效,以及为创新中药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