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经腹前入路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腹入路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TPLD)的技术及评价其安全性和早期疗效.材料和方法 收集从2005年1月到2008年1月因L5-S1椎间盘突出症在我院行TPLD术的45例患者资料,其中7例合并L4-5椎间盘突出患者在TPLD术后即行后外侧入路腰椎间盘摘除术(PPLD),疗效评价采用VAS评分及ODI指数,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 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6.50±0.85天,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在随访中改善(术前平均VA3评分7.24、ODI指数平均为61.18,术后平均VAS评分1.08、ODI指数平均为11.3)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例术后第一天发生胰腺炎,予禁食、静脉营养、抗生素治疗7天后治愈,1例发生穿孔,予禁食、抗生素治疗5天后缓解.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腹入路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是治疗L5-S1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可行、疗效好、并发症少的微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评价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的成功率、诊断正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85例椎体病变患者经皮穿刺活检,病变位于颈椎3例,胸椎26例,腰椎37例和骶椎19例。影像学上表现57例为溶骨性病变,19例成骨性病变,9例溶骨性与成骨性病变共存。穿刺标本行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临床怀疑感染性病变时行细菌学检查。对穿刺标本进行诊断的正确性分析。结果CT证实85例穿刺活检针均位于病灶内,81例取得病变组织,活检成功率95%。活检标本包括29例骨组织标本,5例软组织标本,47例骨组织与软组织混合标本,4例未取得标本;病理结果包括44例转移瘤,17例原发性骨肿瘤,18例感染性病变,2例正常椎体组织。79例诊断正确,诊断正确性97.5%。结论CT引导下经皮椎体病变穿刺活检是对椎体病变作出正确诊断的重要手段,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组织学依据,且穿刺部位正确、三维定向好、损伤小,可以作为诊断不明确的溶骨性及溶骨与成骨混合性椎体病变拟行椎体成形术术前常规。  相似文献   
3.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远期疗效。方法17例患者19处椎体血管瘤,13处椎体无压缩骨折,6处椎体已发生压缩骨折。17例患者均诉不同程度胸背部或腰部疼痛,其中5例发生压缩骨折的患者还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陷(4例)或脊髓受压症状(2例)。在DSA监测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随访6~32个月,平均(15.8±8.7)个月。结果19处血管瘤椎体PVP均获得成功,术中每个椎体注射PMMA2~6ml,4例发生椎旁渗漏,2例发生硬膜外渗漏,但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1例椎体其上椎间盘发生渗漏。短期随访显示17例患者胸背部或腰部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缓解,2例神经根或脊髓受压患者症状消失,其余3例患者症状仍存在。长期随访示2例患者疼痛加剧,系邻近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引起。结论PVP是治疗症状性椎体血管瘤的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方法,远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PLD)联合椎间盘内电热疗法(IDET)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87例患者,其中单纯PLD组39例,联合IDET组48例,术后观察、分析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3年,平均25个月,两组术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有改善,联合组较单纯组明显(P<0.01).治疗有效率(按Macnab标准):PLD+IDET组为87.5%,PLD组为76.9%,两组无明显差别(P>0.01).结论 PLD联合IDET与单纯PLD治疗脱出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较好疗效,联合组术后腰腿痛缓解较单纯组明显,两组术后长期功能恢复差异不显著.IDET有助于短期内减轻术后腰腿痛.  相似文献   
5.
CT仿真结肠镜与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比观察CT仿真结肠镜(CTC)与腹部增强CT对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价值,探讨IBD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IBD患者36例及非IBD患者36例,IBD患者中17例接受增强CT检查,另19例接受CTC检查;非IBD患者中接受增强CT及CTC检查者各18例。对图像进行盲法阅片,对IBD检出的可信度分5级进行评价,采用ROC曲线进行分析,并以Logistic回归统计方法筛选能预测IBD的相关影像学征象。结果 ROC曲线显示CTC的曲线下面积(Az)为0.9354,明显高于增强CT (Az=0.6841,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3项影像学改变可预测IBD,包括:①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②肠壁增厚及强化;③结肠袋消失。以肠壁增厚及强化诊断IBD的敏感度最高,达80.62%;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结肠袋消失相结合的特异度最高,达97.20%。结论 与腹部增强CT相比,CTC对IBD具有更高的检出率。结肠肠壁增厚伴强化是诊断IBD最具敏感性的征象,IBD最特异性的征象是同时具备结肠黏膜不光滑、呈颗粒状和结肠袋消失。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在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方法 应用SLT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选择颈部前外侧经气管、食管与颈动脉鞘之间入路,用穿刺针插入椎间隙中心,然后插入光导纤维,激光输出能量为500~1 000 J.结果 共治疗32例患者,有效率为87.5%,无一例出现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安全性高、恢复快等特点,是治疗颈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病例男,64岁。2年前行胃大部分切除手术,术后恢复较好.于2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明显纳差乏力.伴有恶心呕吐,外院对症治疗后症状无好转。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并存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并与单纯性(不合并椎体内裂隙样变)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以分析椎体内裂隙样变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PVP治疗95例患者、176节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本组研究中除外多节段骨折、合并肿瘤病史、影像资料不全和术后随访不配合患者.入选43例分A、B两组,18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合并裂隙样变患者为A组,25例无椎体内裂隙样变患者为B组.比较两组间术前疼痛和功能障碍情况,分析两组术后1周局部疼痛缓解和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术后1周疼痛缓解及日常活动功能改善明显(P<0.05);两组间术后1周疼痛缓解的程度和日常活动功能改善的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骨水泥外漏发生率相似(P>0.05),但两组间骨水泥外漏类型分布有差异(P<0.05).结论 PVP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椎体内裂隙样变对PVP的止痛疗效、功能改善与骨水泥外漏发生率无明显影响,但对骨水泥的外漏类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慢性症状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伤后3个月以上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并发症情况。方法 对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行PVP术的22例患者进行随访,根据MRI表现分为骨髓水肿组(组Ⅰ)和无骨髓水肿组(组Ⅱ),手术前后给予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不同骨折时间的VAS变化的差异,了解并发症的发生及患者的主观满意度。结果 平均随访时间12.2个月,术前VAS评分组Ⅰ为7.77 &#177; 0.73,组Ⅱ为7.44 &#177; 0.88,总体为7.63 &#177; 0.79。术后1 d VAS评分,组Ⅰ为3.61 &#177; 0.51,组Ⅱ为3.88 &#177; 0.60,总体为3.72 &#177; 0.55。随访时VAS评分组Ⅰ为3.46 &#177; 1.05,组Ⅱ为3.56 &#177; 0.73,总体为3.50 &#177; 0.91。所有患者无骨水泥渗漏造成的神经压迫等并发症,手术的主观满意度良好(约90.9%)。结论 对于慢性症状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PVP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疗法;MRI对于病变的评估非常重要,术前MRI出现骨髓水肿信号的患者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朱雪娥 《吉林医学》2013,(35):7543-7544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血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出现血管并发症的患者24例,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对其处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P<0.05)。结论:经桡动脉介入手术后,及早有效地应用相关护理办法可防止血管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