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1995—2005年我们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腰椎管狭窄189例,本文回顾性探讨该组病例,旨在提出该病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避免手术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1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疗效及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 0. 05),研究组肺部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脑梗死吞咽障碍早期患者疗效显著,能降低肺部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在脑卒中患者家庭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2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在脑梗病人出院后第1周,第3周进行家访指导护理,第2周电话随访,第4周进行门诊随访和问卷调查。对照组出院后进行常规的出院指导,健康教育,第2周电话随访,第4周进行门诊随访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状况。结果:观察组的家庭护理能力较对照组增强。结论:延伸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提高患者的家庭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更好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股骨转子下骨折(subtrochanteric fracture)较常见,占髋部骨折的10%-34%,但多次手术失败历时3年之久的病例并不多见。现报告1例,以之为鉴。  相似文献   
5.
锁骨骨折很少发生骨折不愈合 ,而婴儿的锁骨骨折发生骨不连更是少见。患者 ,女 ,8岁 ,右锁骨骨性肿物 7a来诊。追问病史 ,出生后 7个月时由床上坠地 ,右肩着地 ,哭闹不止 ,以后不曾明确受外伤。半年后右锁骨处局部微隆 ,肩部活动自如 ,未曾就医。近几年右锁骨部肿物渐大而就诊。查体 :体格发育正常。右锁骨中外部见一 2 .0 cm× 1.5 cm× 1.0 cm隆起肿物 ,无红肿 ,质硬无移动 ,无压痛 ,肩关节活动良好。患肢皮肤知觉及血运良好。辅助检查 :颅骨 X光片正常 ,锁骨 X光片示右锁骨中外 1/ 3处骨不连 ,折端圆钝、硬化、髋空闭塞(见图 1)。手术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型锁定加压接骨板(TLCP)与T型普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需要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用T—LCP,对照组用普通T型钢板,两组均采用经掌侧入路植入,骨缺损严重者行骨移植。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术后6个月按cooney评分系统评价腕关节功能。治疗组优良率为93.33%(28/30),对照组优良率为76.67%(23/30),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肌腱磨损、骨折复位丢失各1例(6.67%),而对照组并发症共11例(36.67%),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T-LCP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固定牢固、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较T型普通钢板为佳。  相似文献   
7.
手外伤患者中指端或指腹缺损占有很大比例,根据缺损范围、术者技术掌握度、患者要求,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旷置Ⅱ期植皮、残端修整、V-Y或双V-Y皮瓣、邻指皮瓣、腹部带蒂、逆行岛状皮瓣等;手的灵敏感觉主要依靠指端或指腹部分,一旦损伤,患手功能受到很大影响,自2008年3月~2010年1月,我们采用吻合皮神经的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和指根侧部逆行岛状皮瓣,同时修复同手异指指端或指腹缺损22例44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Pilon骨折的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为Pilon骨折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0月收治的Pilon骨折患者4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经皮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固定架治疗,比较两组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15个月,平均8个月。全部骨折愈合良好,愈合时间10~30周,平均13.7周。按照Mazur疗效评定标准,观察组:优15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48%;对照组:优9例,良6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微创治疗Pilon骨折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并且该方法比较安全,可避免严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带皮管式蒂胸脐皮瓣在上肢软组织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方法 以腹壁下动脉及其脐旁穿支为营养血管,沿脐与同侧肩胛下角连线方向设计腹部及侧胸皮瓣,在皮瓣蒂设计出分叶皮瓣卷向蒂部成皮管,带带转移修复上肢软组织缺损创面.结果 临床应用18例,3例边缘起水泡,表皮坏死,其余全部存活.肘关节2例,创面关节活动度增加,减少了患者痛苦及功能良好,减少了蒂部创面浸渍溃烂现象.结论 皮管式蒂胸脐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有利于上肢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上肢非创面关节的功能恢复、及带部Ⅱ期断蒂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分析比较,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月~2009年5月间接受锁定钢板内固定、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76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其中锁定钢板内固定组42例,人工股骨头置换组34例;均为不稳定型骨折。比较2种治疗方法在手术时间长短、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Harris关节功能评分、内科并发症及Barthel生活指数等方面的指标。结果:锁定钢板组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2、17.5个月。锁定钢板组具有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中出血少等优点(P〈0.05),在术后关节功能的恢复、内科并发症及Barthel生活指数二者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和锁定钢板均为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锁定钢板是一种操作简单、创伤小、卧床时间短、并发症低、效果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