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6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切口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1眼行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包括行超声乳化术153眼,手法小切口囊外摘出术198眼。对其中23眼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进行探讨。结果术中全部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矫正视力≥0.5者18眼(78.26%),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囊膜破裂是小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发生于术中各个步骤。仔细操作可降低其发生率;正确处理可取得较好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联合手术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4年9月至2005年10月完成的,1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并手术取栓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资料。结果所有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和手术取栓都获得了成功,效果明显。在随访中,患者未发生滤器移位,亦无肺梗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简便、安全、经济、有效,联合手术取栓对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对前足第一序列功能的生物力学影响, 以探讨籽骨病变手术方式选择。方法: 取 12具人体膝关节以下新鲜正常下肢尸体标本, 建立第一序列正常状态生物力学模型。分别在不同状态下, 改变长屈肌和长伸肌的力量, 使跖趾关节平衡于多个角度, 记录长屈、伸肌腱的力量; 通过生物力学公式得出不同角度、不同籽骨状态下长屈伸肌腱的力矩臂比值。结果:(1) 足胫 /腓侧籽骨远侧半切除对长屈肌腱瞬间力矩臂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0. 05); (2) 足胫 /腓侧籽骨全切除对屈肌腱瞬间力矩臂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5); (3) 足部胫腓侧籽骨全切除对长屈肌腱瞬间力矩臂的影响与籽骨完整状态相比, 经过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0. 05)。结论 : (1) 因第一跖骨头下胫腓侧籽骨远侧半切除对趾屈曲力影响很小, 临床中对于籽骨横行骨折及多分籽骨伴籽骨炎患者可行籽骨半切除术; (2) 胫 /腓侧籽骨单侧全切除和胫腓双侧籽骨全切除术对趾屈曲力量有明显影响, 所以手术切除单侧籽骨应慎重, 应尽量避免切除双侧籽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髓外系统(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等)和髓内系统(Gamma钉、重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等)治疗AO/ASIF分型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并探讨是否需要复位和固定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并随访31-A2型骨折患者20例和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多于髓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外组和髓内组优良率分别为85.0%和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股骨近端内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和微创术式钛缆固定的髓外组和髓内组并发症极少且优良率较高。结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髓外系统相比,髓内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者,髓外系统应对后内侧骨块进行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3岁,于入院前2个月颜面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未经治疗,逐渐消失。入院前三天开始齿龈出血,并具翩一次,量较多,门诊疑其为血液病,收其入院。入院时查体:神志清,面色略苍白,双眼睑轻微水肿,齿龈有血痴,右小腿有瘀斑,拇指头大小,全身表浅淋巴结均肿大,无压痛。心率116次/分,心音尚有力,心前区闻及正一血级收缩潮杂音,两肺呼吸音清,肝脏于右肋下可触及Zcm,脾脏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白细胞2.SX10s几,红细胞2.23X10”几,血红蛋白:769/L,血小板:42X10s/L。血沉:56rum,因疑其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综合手术治疗外翻与前足相关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中、重度外翻合并前足畸形患者289例307足的临床资料,应用综合矫形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优良率:85.6%,患者对术后足外形及功能满意,前足痛改善。结论:对于中、重度外翻患者,除纠正趾外展外翻外,还应注意伴发畸形的处理,综合矫形手术不失为一种可以考虑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动眼神经不全麻痹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对14例(14只眼)老年人糖尿病并发动眼神经不全麻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4例中8例以单侧眼睑下垂、6例以复视为首发表现,伴头痛、眼球运动受限,但瞳孔未受累。14例均治愈,治愈时间3~10周。结论该病多为急性发病,疗效与血糖水平及病程无关,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对症处理神经系统病变可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越峰  陈菊仙  屠叔丹 《眼科》2012,21(2):93-94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复杂难治且严重影响视功能。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技术的日益成熟,相比于传统的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医院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IOL植入及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提高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更减轻了分期手术为患者带来的痛苦[1]。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的术式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我们对比了不同切口联合三联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鹿瓜多肽注射液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41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鹿瓜多肽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后观察5周。鹿瓜多肽组静脉滴注,2周为1疗程,间隔1周后继续应用1疗程;对照组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结果鹿瓜多肽组治疗后2、5周的血沉、血清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水平均有明显好转(P〈0.05),服药5周后,两组患者的关节痛例数、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晨僵和握力等各项指标均有改善(P〈0.05),鹿瓜多肽组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一定临床效果,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试验在筛选适合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LGS)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患者中的价值,及腹膜后腹腔镜下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LLGS)治疗TAO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03年4月~2010年1月期间,戒烟后症状不缓解的32例患者行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试验,采用LLGS治疗阻滞试验阳性的TAO患者17例.结果 阻滞试验阳性的17例筛选进行LLGS,术后病理证实切除组织为神经节组织.手术后24小时内,17例患者共19条下肢皮温明显升高,均大于2℃.本组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仅1例术中出现皮下气肿,经对症处理3天后完全恢复正常;1例术后病理报告淋巴结,且症状无缓解,故再次行LLGS.17例患者住院时间(11±10)天,随访时间(24.5±32)个月,17例患者皮温正常,无静息痛,无肢端坏疽,并能耐受一般轻体力劳动.结论 术前腰交感神经节阻滞试验有助于筛选适合进行LLGS的TAO患者;与传统LGS相比,LLGS具有术野清晰,定位准确,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