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西吉县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西吉县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6月11日至7月25日,对西吉县8个乡(镇)进行了黄鼠密度、夜行鼠、体蚤、洞干蚤、窝巢蚤调查,同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为0.85只/hm2,夜行鼠捕获率为0.80%(24/2987),调查发现小型兽类16种,隶属3目9科16种,以黄鼠为优势种.鼠体蚤指数为2.84,发现蚤类4科16种,以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该调查地区具备形成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是预防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西吉县2000-2005年麻疹流行特征。方法根据西吉县传染病报告系统和疾病监测系统统计结果,对麻疹发病情况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6年全县共报告麻疹病例212例,实验室确诊66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7.81/10万;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正常,敏感性高。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暴发疫情呈上升趋势。结论健全冷链系统,要求疫苗在短时间内接种完成,以保证疫苗效价;开展人群抗体水平检测,评价接种效果,同时查漏补种。  相似文献   
3.
1986~2005年宁夏西吉县鼠疫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6~2005年西吉县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提出预防控制对策.方法 运用鼠疫流行病学方法,按照医学统计学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在0.18~2.26只/hm2,近10年鼠密度呈上升趋势,单峰在1999年;平均染蚤率在29.88%~75.04%间,平均蚤指数在0.90~2.31之间,处在较高的水平;有3年次存在动物鼠疫流行,鼠疫流行与鼠密度,蚤指数增高相关联.结论 西吉县动物鼠疫流行仍呈间断性.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人间鼠疫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吉县鼠疫宿主动物及其寄生蚤的种类构成,调查西吉县鼠疫疫源情况,为预防控制鼠疫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7年6月11日至7月25日,对西吉县8个乡(镇)进行了黄鼠密度、夜行鼠、体蚤、洞干蚤、窝巢蚤调查,同时采集标本进行细菌学和血清学检验.结果主要宿主阿拉善黄鼠平均密度为0.85只/hm2,夜行鼠捕获率为0.80%(24/2987),调查发现小型兽类16种,隶属3目9科16种,以黄鼠为优势种.鼠体蚤指数为2.84,发现蚤类4科16种,以方形黄鼠蚤蒙古亚种为优势种.鼠疫细菌学、血清学检验均为阴性.结论该调查地区具备形成阿拉善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的条件,开展鼠疫监测是预防控制鼠疫流行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胃孤立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的组织形态和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胃体大弯黏膜隆起性病灶活检组织石蜡包埋HE切片及免疫组化EnV ision两步法染色,进行形态学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胃体大弯黏膜隆起性病灶,胃壁固有层和黏膜下层可见单一、无特别组织结构的细胞聚集。细胞体积比较大,胞质淡红色;核椭圆形,高倍镜下核呈咖啡豆样,有一条纵向核沟,免疫组化标记CD1a、S-100均阳性;背景炎症反应明显,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小淋巴细胞、浆细胞及一些嗜伊红细胞。结论 LCH的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标记,胃孤立性LCH预后显著好于系统性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吉县中小学生乙肝病毒感染及免疫状况,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吉县354所学校的79899名中小学生为调查对象,用乙型肝炎病毒抗原试纸条做血清学HBsAg检测。结果检测的79899名学生HBsAg阳性率为3.53%,其中乡村学生阳性率为3.72%,城区学生为2.74%;初中生阳性率为3.36%,小学生为3.60%;7-14岁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各年龄组乙肝疫苗接种率城市学生(98.63%)高于乡村学生(89.52%)。结论中小学生HBsAg阳性率明显低于普通人群,乡村学生接种率低于城区学生。  相似文献   
7.
西吉县101例包虫病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掌握西吉县包虫病流行情况。方法对13个乡(镇)的现治病人进行追踪家访调查。结果共发现101例包虫病人,患病率146.72/10万,其中肝囊性棘球蚴69例,肝泡性棘球蚴30例。结论西吉县群众的生活饮食习惯和外界环境为包虫病的传播流行提供了有利条件,形成包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