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朱耀美 《淮海医药》2010,28(3):237-238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就我院2004—2008年发生的胎盘早剥18例病例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20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子宫肌瘤的早期诊断、正确治疗的有效方法,以期达到最佳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方法:对本院2008年我科收治子宫肌瘤20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刀治疗10例,6例患者拒绝手术出院,3例剖宫产术中发现恐出血未作手术,184例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都证实为子宫肌瘤,肉瘤变骶骨转移1例,合并卵巢巧克力囊肿7例,合并肌腺症14例,合并卵巢畸胎瘤4例.结论:手术仍为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 但要注意避免手术对患者以后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社会、家庭等有关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妇科腹腔内出血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2004年1月1日-2008年12月31日共收治妇科腹腔内出血126例,均经后穹隆穿刺或手术证实,且全部治愈出院,现回顾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上述时期共收治妇科腹腔内出血126例,发病年龄18~47岁,平均33岁;宫外孕92例,卵巢破裂26例,出血性输卵管炎5例,巧克力囊肿破裂3例。  相似文献   
4.
低浓度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浓度的罗哌卡因硬膜外-腰麻联合麻醉(CSEA)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无产科、麻醉禁忌证的初产妇为观察组,宫口开大3 cm后进针行硬膜外穿刺,于蛛网膜下腔注入罗哌卡因3 mg。待腰麻镇痛减弱后,于硬膜外导管接微量泵以6 mL/h的速度注入0.1%罗哌卡因和芬太尼2 mg/L混合液,另选同期条件相似,未予任何镇痛方法的6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观察镇痛效果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第一产程时间明显缩短,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2组第二、第三产程时间,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剖宫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无痛分娩效果确切,成功率高,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
朱耀美 《当代医学》2009,15(34):108-108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特点,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本文就我院2004~2008年间发生的胎盘早剥18例进行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年龄20~32岁间,平均年龄25岁,其中孕1产0,10例;孕2产1,5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在无痛人流中的疗效.方法 将246例孕妇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对照组不用任何止痛药物,观察两组术中、术后疼痛、生命体征、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等变化.结果 实验组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心率明显低于术前心率(P<0.05)且恢复慢;实验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两组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药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 利多卡因、阿托品联合应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减轻人工流产时孕妇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方法:设试验组(术前用药)与对照组。试验组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和阿托品.观察术中、术后反应,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结果:试验组术前、术后心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而对照组术后心率明显低于术前心率(P〈0.05)且恢复慢;试验组孕妇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无1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两组术前、术后血压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麻醉药过敏及不良反应。结论: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时的痛苦,预防人工流产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