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市场销售抗A、抗B单克隆血型定型试剂的质量情况,选择良好的试剂,用于流动采血中血型的鉴定。方法:采用效价测定、亲和力测定,观察不同温度与时间条件对抗A、抗B单克隆血型定型试剂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市售的4家试剂中,效价较好的有2家,亲和力较好的有4家,耐温度的有2家,耐时间的有1家。抗B血型鉴定试剂,受温度的影响较大,随着温度的升高与时间的延长,效价下降较快。结论:第1家和第4家试剂更适宜街头流动采血中血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2.
136析革兰阴性杆菌ESBLs和AmpC酶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细菌的耐药性已成为人们关心的热点问题。已发现越来越多的革兰阴性杆菌对B-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细菌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和1-型β-内酰胺酶(AmpC酶)是革兰阴性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之一。其中AmpC酶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不敏感,使高产AmpC酶的菌株引起的感染更加难治。此外,出现AmpC酶由原来局限于染色体编码向质粒转移的趋势,大大提高了AmpC酶的横向传播能力[1]。为调查革兰阴性杆菌的产酶情况,我们对136株革兰阴性杆菌进行ESBLs和AmpC酶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药物流产的方法及效果;结论: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防冻剂二甲基亚砜的细菌内毒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对二甲基亚砜(DMSO)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的方法。方法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附录中的“细菌内毒素动态浊度法”,制定DMSO供试品内毒素的限值,通过干扰试验确定供试品的稀释浓度,并建立标准曲线对供试品的细菌内毒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供试品稀释浓度0.1249EU/ml,对内毒素检查无干扰,同时内毒素回收率为50%~200%。结论防冻剂DMSO可采用动态浊度法进行细菌内毒素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5.
银可络销势良好据近日召开的全国中医药科技大会获悉,经过近一年的严格论证,由中国药科大学和深圳海王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银杏叶提取物荣获1995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深圳海王药业公司以现代提取纯化技术从银杏叶中提取天然活性物质制...  相似文献   
6.
7.
2000年发布的<血站基本标准>对采供血机构提供临床膊的血液质量做了明确规定.标准规定每一袋血液质量要符合要求,但有的指标(如全血的Na+、K+含量,冷沉淀的Ⅷ因子含量等)检测要从血袋中抽取一定量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易造成细菌污染、血袋中血量不足、血浆和冷沉淀融化后不能再使用等,从而导致一部分被抽取样本做检测的血液需做报废处理,因此不可能对每袋血液做检测.  相似文献   
8.
血液安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卫生工作重点之一,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有关国家公共安全与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输血可以拯救生命,但输血传播疾病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学的棘手问题。输注血液及其相关制品可以造成受血者感染病毒(包括HBV、HCV和HIV等)以及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梅毒螺旋体等),造成受血者罹患输血传染病,由此引发的血液安全的责任与赔偿,也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1建立血液预警系统的必要性鉴于近年由输血传染病引发的纠纷(特别是艾滋病和丙型肝炎)不断增加,我国加大了对血液的安全管理力度,通过加强输血规范…  相似文献   
9.
血液预警与输血链的全面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预警(Haemovigilance)是一系列覆盖整个输血链的各个环节(从献血者的招募到受血者的追踪),旨在收集和评价治疗性输注血液和/或血液成分过程中产生的意外或者不良反应、预防此类事件发生和复发的监控程序.作为采供血机构质量控制系统的一部分,血液预警是对输血链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和保证,已成为现代输血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