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9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乳液膜分离技术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井对微扎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何彦安  向鑫  严超  王鑫  陈庆  唐波  朱立刚  陈尧   《四川医学》2021,42(6):567-570
目的调查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血模式现状,探究采血模式与采血异常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表以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门诊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采血模式现状进行调查,采用卡方检验分析采血模式与采血异常之间的关系。结果 15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中有44例患者曾进行术侧采血,19例患者出现过采血异常现象。采血是否异常与采血位置的选择无关,健侧采血异常事件的发生与术后首次采血时间有关(P<0.05),术侧采血异常事件的发生与年龄、术后首次采血时间、采血部位均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采血位置受限制时可行术侧采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简要分析了热回流提取技术在中药提取生产中的应用。方法:结合热回流提取技术特点,从提取工艺对比、提取原理、技术优势、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论:阐明并指出了热回流提取的相关优势点和操作注意环节,为同行提取可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中7种成分的含量的方法,进而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联用技术。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18色谱柱(100mm×2.1mm,1.7μm),AQUITY UPLC BEH C18 VanGuard Pre-Column预柱(100mm×2.1mm,1.7μm),流动相为0.1%甲酸水(A)-0.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3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5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离子化模式为电喷雾正离子模式。一级质谱母离子扫描范围为80~1500数据采集软件为Analyst TF1.6 software;数据处理软件系统为Peakview 2.0/masterview 1.0software、Markerview 1.2.1。结果:3批次牛黄清感胶囊中7个成分,白杨素、异亮氨酸、当药苷、金丝桃苷、牛黄胆酸钠、咖啡酸、苯丙氨酸进样量检测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6~0.309、0.0106~0.159、0.021~0.315、0.021~0.315、1.03~15.45、0.041~0.615、0.0105~0.1575mg(r≥0.9994),含量分别为0.158、0.0418、0.2345、0.2489、9.6476、0.0189、0.0139mg/g。精密度、稳定性(24h)、重复性试验的RSD均小于2.0%(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2%~100.7%,RSD<2.0%(n=6)。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清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5.
清开灵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开灵注射液为中药制剂 ,具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功能。随着本品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 ,清开灵注射液致毒副反应的案例时有报道。笔者对我院 1 998年至 2 0 0 0年使用清开灵注射液的病例 50 0例进行回顾整理 ,发现有 1 1例病人发生过敏反应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1 1例中 ,男 7例 ,女 4例 ;年龄最大72岁 ,最小 2岁。原发病 :上呼吸道感染 8例 ,病毒性肺炎 2例 ,急性腮腺炎 1例。治疗时采用清开灵注射液 4~ 40 ml溶于 5%~ 1 0 %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 1 0 0~ 50 0 ml中静脉滴注 ,滴速每分钟 1 5~ 6 0滴 ,每日 1次。2 临…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间技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一些制药新设备、新工艺正逐渐走入我国的制药企业,一场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制药界内部展开,对科技进步和民族医药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一步制粒工艺中应注意的问题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鸦胆子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鸦胆子是苦木科植物鸦胆子的成熟果实,有解热毒、蚀赘疣的功效。临床常内服用于治疗阿米巴痢疾及疟疾、外敷治疗寻常疣、表皮赘生物等;鸦胆子油乳是其成熟果实中提取的脂肪油与适量乳化剂制成的注射液,该药有使癌细胞变性、破碎和坏死的作用,是一种抗癌的纯中药注射剂。随着临床应用日趋广泛,其不良反应(ADR)报道也有增加。现将近几年文献报道的鸦胆子所致ADR的典型病例作一综述,并提出一些预防措施,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该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牛黄清感胶囊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明确牛黄清感胶囊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基础。方法:以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理论为指导,以UPLC-Q-TOF-MS技术为核心,对大鼠口服牛黄清感胶囊后体内相对含量较高的12个血中移行成分经时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分析阐明其体内变化规律。结果:木犀草素、胆酸、苯丙氨酸、绿原酸、牛黄胆酸、甘氨胆酸具有易于检测,吸收较快,血药浓度较大,消除时间较长等特点,且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初步确定这些成分为牛黄清感胶囊潜在的有效成分。结论:通过血中移行成分的经时变化规律分析为牛黄清感胶囊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备选化合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牛黄清感胶囊HPLC含量测定,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运用Waters Alliance 2695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柱温4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50 nm。[结果]建立同时测定牛黄清感胶囊8个成分隐绿原酸,绿原酸,异绿原酸C,连翘酯苷A,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方法。[结论]该方法稳定、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用于牛黄清感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五加科五加属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Rupr.et Maxim)Harms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光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 从刺五加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Guaiacylglycerol-coniferyl ether (1)、eleutheroside E2 (2)、caruilignan D(3)、β-谷甾醇(4)、胡萝卜苷(5)、丁香酸(6)、4-(1,2,3-三羟基丙基)-2,6-二甲氧基苯-1-O-β-D-葡萄糖苷(7).结论 化合物(1)、(3)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