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医源性外耳道的真菌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和分析引起医源性外耳道真菌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门诊因其它疾病住院治疗期间患外耳道真菌感染的患者共23人,患耳滴用复方二性霉素B眼水及外用达克宁软膏,约7~15d。结果: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外耳道无分泌物。结论:长期使用抗生素耳药水滴耳,临床医师对外耳道真菌感染的警惕性不高,是引起医源性外耳道真菌感染的重要原因。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警惕,早期有目的地进行外耳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是防止和减少医源性外耳道真菌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3.
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供氧治疗重症喘憋型肺炎60例,并与常规口罩或鼻导管供氧治疗的35例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HFJV组治疗后喘憋青紫症状,心衰,低氧血症及高碳酸血症等改善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有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0.01),分析认为,HFJV可迅速提高PaO2,改善机体缺氧状态,对婴幼儿重症喘憋型肺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电视监视下纤维鼻咽喉镜诊治的护理配合和纤维镜的清洁、消毒、管理方法,以确保检查和治疗的清晰、准确,并对检查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处理。方法 采用日本欧林巴斯ENF—T3型纤维咽喉镜及配套的活检钳,EPSON STYLuS PHOT0 T90彩色打印机一部。OES Video System图象处理系统一套,对10000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134例,其它诊治病种有:鼻咽炎、慢性咽炎、鼻炎、付鼻窦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声带麻痹、声带囊肿、会厌囊肿、喉癌、慢性喉炎等;检查过程中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鼻出血、晕厥、喉痉挛、麻药过敏等。结论 纤维鼻咽喉的检查具有照明度强、镜体软、操作简单、安全等特点,检查部位能清晰地在荧屏上放大,能发现细微的病变,病变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活动情况,同时可以将检查内容包括图片永久性贮存,利于复查时的对照。熟练掌握检查护理配合对顺利完成检查、治疗,避免和处理检查引起的并发症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陈巧娟 《重庆医学》2007,36(23):2426-2427
目的探讨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资料。结果咳嗽、持续发热是支原体肺炎的主要表现,但婴幼儿多见中度发热、喘憋多、痰呜明显、肺部体征明显,胸部C线以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炎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少;儿童期多见高热、干咳为主,顽固剧烈,肺部体征少,胸片以大叶性改变为主,肺外并发症多。部分病例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测C反应蛋白明显增高,提示肺炎支原体感染同时可合并病毒或细菌感染。结论婴幼儿和儿童期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婴幼儿以肺部表现明显且较重,儿童期则肺部体征不明显,更易发生肺外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耳鼻喉疾病患者采用双极射频治疗效果和护理经验。方法 应用双极射频治疗仪治疗慢性咽炎咽滤泡增生320例,扁桃体肥大82例,慢性肥厚性鼻炎110例,鼻腔出血8例,并进行专科护理。结果 经1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显示,治愈率高,均无并发症。结论 双极射频治疗仪是治疗耳鼻咽喉疾病中的一种操作简便,无副损伤,无需住院,医疗费用低的理想治疗方法,结合加强专科护理,有助于提高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 E G)的临床应用、操作技巧及并发症.方法 对3例颅脑疾病无法经口饮食的患者行PEG.结果 3例患者均获成功,术后顺利进行肠内营养,所有患者营养状况改善,其中1例患者经管饲1个月后营养状态改善拔管,改为经口饮食,1例术后近期伤口少许渗血,造瘘口周围肉芽组织增生,1例局部皮肤感染及炎症反应,经调整造瘘管固定片松紧,加强换药后,皮肤炎症减退,未发生重要并发症.结论 PEG是目前较为完善和成熟的微创技术,作为需长期肠内营养的一种新治疗方法,随着操作方法、操作技术的改进及对并发症的认识,P E G的适应证进一步扩大,安全性高,并发症少,医疗费用低.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1996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合并心肌损害60例,其中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1.6-二磷酸果糖(1.6-FDP),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36例,女24例,1分钟APGAR评分:<3分28例,4~7分32例。新生儿HIE合并心肌损害诊断标准:(1)符合新生儿HIE诊断标准。(2)除外宫内病毒感染。(3)临  相似文献   
9.
我科从1994年6月至1997年5月应用界前庭高频喷射给氧(以下简称高频给氧)抢救新生儿肺透明膜病20例,临床上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2例,女8例,均为早产儿,出生时无窒息史,其中4例因前置胎盘行剖它产。28W-30W8例,-32W6例,-34W4例,-36W2例。出生体重1250-1500g10例,-2000g8例,-25592例。诊断标准参照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出生后诊断指标:1)早产儿;2)出生1-3h出现呼吸困难,以呼气样呻吟为特征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到发病12-72h达高峰,最迟8h内出现,严重者出现呼吸衰竭;4)患儿喘憋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总结了60例新生儿惊厥的病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占25%,低钙血症21.66%。新生儿破伤风13.33%,颅内出血10%,高热化脓性脑膜炎18.33%,低糖低镁血症9.99%,核黄疸1.66%。生后3天内惊厥均为HIE和颅内出血(35%)。并指出加强围产期保健,建立高危新生儿监护的重要性。新生儿惊厥止痉药物首选苯巴比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