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7篇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讨慢型克山病(慢克)心衰病人血浆内皮素-l(ET-1)水平变化的意义,用特异性放射免疫法测定慢克心衰病人40例的血浆ET-1水平,并与40例健康对比,结果表明,慢克心衰组ET-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而且心功能Ⅳ级组明显高于Ⅲ级和Ⅱ级组,组间比较整异有非常显意义(P<0.01),提示ET-l增高程度与病情程度平行。ET-1在慢克心衰过程中发挥作用,能反映心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后颅窝术后并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16例继发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结合文献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 16例患儿中,因后颅窝病变行手术治疗14例,保守治疗2例,经保守治疗的2例和14例术后患儿均继发不同程度的小脑性缄默综合征并伴有其他神经功能障碍,于术后2~6 d出现缄默,持续约2周至3个月不等,大部分患儿缄默好转后仍有持续1~3个月的语言障碍。结论儿童后颅窝病变,特别是大型小脑蚓部肿瘤术后,易发生小脑性缄默综合征,有一定的潜伏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多模态显微外科手术在脑胶质瘤复发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探索脑胶质瘤复发后的诊疗模式。  方法  收集昆明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17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术后脑胶质瘤复发后再手术的患者资料2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用KPS( Karnofsky 神经功能评分)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用影像学资料评价肿瘤切除程度、复发脑胶质瘤的病理变化对比、术后的辅助治疗、随访患者的生存期等总体疗效。通过 Graphpad Prism软件进行作图、数据分析。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术前及术后KPS评分的差异。  结果  28例研究对象的术后影像学观察结果:肿瘤全切的21例,次全切的5例,肿瘤活检的2 例。并发症患者22例。出院前的临床症状较术前有所改善24例(改善率 85.7%)。术前KPS平均评分(66.07±7.37)分;术后1月KPS平均评分(72.14±11.00)分,对比术前的 KPS 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术后病理显示肿瘤恶性程度进展8例。经术后随访证实28例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7.98±6.42)月,最长生存时间24月。  结论  多模态、多技术联合应用的显微外科手术是复发脑胶质瘤的相对微创且有效的治疗方式,效果良好,可用作复发脑胶质瘤手术切除的选择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中的镇痛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收治入院初产妇82例,按照患者就诊ID号奇、偶数区别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实施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麻醉效果、产程进展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麻醉效果比较,VAS评分比较[(2.4±0.2)分VS(2.5±0.3)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麻醉起效时间[(3.4±1.2)min VS(10.1±2.4)min]、罗哌卡因用量[(9.7±2.6)mg VS(20.5±6.1)mg]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产妇各产程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低血压[2.4% VS 14.6%]以及恶心呕吐[2.4% VS 17.1%]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余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腰-硬联合麻醉在分娩镇痛安全可行,起效时间快,麻醉剂用量少,有助于降低麻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胡宁  朱晓锋 《安徽医药》2021,25(9):1851-1854
目的 研究胃癌组织中经典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nonical,TRPC1)的表达及TRPC1沉默对胃癌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收集咸宁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93例手术切除的胃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检测上述标本中TRPC1的表达,分析其与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利用TRPC1小分子干扰RNA(siRNA-TRPC1)转染胃癌MGC-803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验证转染效率.MTT法评估siRNA-TRPC1对MGC-80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相关试剂盒检测丙二醛、活性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结果 与癌旁组织比较,TRPC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6%比20.4%),且TRPC1的高表达与肿瘤的TNM分期(P=0.007)、分化程度(P=0.022)和淋巴结转移(P=0.010)相关;与对照组比较,转染组TRPC1 mRNA和蛋白质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TRPC1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TRPC1转染组细胞丙二醛和活性氧水平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siRNA-TRPC1转染组细胞凋亡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TRPC1在胃癌中高表达,siRNA沉默TRPC1可抑制胃癌肿瘤细胞的增殖,上调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6.
胸部创伤在平时和战时均是较常见的损伤之一,它的发病率仅次于头部损伤和肢体损伤.而居于第三位。创伤后易引起呼吸和循环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低血压、甚至休克,严重的胸部创伤有时可以迅速危及病人生命。本人就我院1994-01~2004-05间收治的984例胸部创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探讨胸部创伤的救治体会。  相似文献   
7.
浦东新区小学生心理卫生状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小学生心理卫生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关量表整群抽样调查1310名学生;结果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6.49%,学习困难为9.92%,多动症为4.05%,具某种性格特征为7.25%,智力低下为2.06%,他们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结论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应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8.
浦东新区小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小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有关量表整群抽样调查1310名学生;结果 行为问题发生率为16.49%,学习困难为9.92%,多动症为4.05%,具某种性格特征为7.25%,智力低下为2.06%,他们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结论 预防和减少心理问题应进行综合干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70例并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撤离呼吸机时间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腹痛缓解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呼吸机撤离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泮托拉唑钠治疗SAP,可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其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颅内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出血的临床特征和形态学危险因素,以期为后交通动脉瘤的临床诊治提供决策依据。  方法   对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二科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断为后交通动脉瘤的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动脉瘤形态学参数,根据是否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分为破裂组和未破裂组,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与后交通动脉瘤破裂有关的危险因素。  结果   2组患者在基础特征如性别、年龄、吸烟史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在高血压、动脉瘤的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 > 90°、子囊和泡样突起、形态是否规则的、瘤顶朝向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高血压(OR:5.82,95%CI:1.23~27.51)、射角大于90°(OR:7.88,95%CI:1.27~48.59)、子囊和泡样突起(OR:11.92,95%CI:2.06~68.76)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高血压史、最大直径小于5 mm、入射角大于 90°、子囊和动脉瘤泡样突起、瘤顶朝向后外下方是后交通动脉瘤破裂的危险因素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