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的可行性和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将39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疾病管理组203例,对照组194例。疾病管理组干预包括6次健康教育、电话随访、专科门诊等。对照组无上述干预,自行去专科门诊治疗。观察12月后两组患者的结果。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月,对照组吸烟率29.9%,体重指数(BMI)(23.7±1.34)kg/m^2,有氧运动比例31.9%。疾病管理组吸烟率3.4%,BM(I22.7±1.19)kg/m^2,有氧运动比例6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血压达标率77.8%,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率66.5%,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下降(-18.4±23.5)%。疾病管理组血压达标率88.2%),HbA1C达标率85.7%,和LDL水平下降(-24.1±2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s)外,疾病管理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疾病管理组总心血管病事件率20.2%显著低于对照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HbA1C、LDL达标率,增加服药依从性,显著降低远期心血管病事件率。  相似文献   
2.
巯甲丙脯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血浆内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林丹日希*朱旖*(南京雨花区医院,南京210012)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巯甲丙脯酸;血管紧张素Ⅱ本文对3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巯甲丙脯酸治疗,测定其体内血管紧张素Ⅱ(AT-Ⅱ)的变化,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的可行性和对冠心病二级预防的影响。方法将397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203例,对照组194例。干预组干预包括6次健康教育、电话随访、专科门诊等,观察12月后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以及药物使用等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2月,干预组吸烟率(3.4%比29.9%),体质量指数(22.7±1.19比23.7±1.34)和有氧运动比例(63.1%比31.9%)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均<0.01)。干预组血压达标率(88.2%比77.8%),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达标率(85.7%比66.5%),和LDL水平变化[(-24.1±20.4)%比(-18.4±23.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s)外,干预组服药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总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20.2%)显著低于对照组(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冠心病疾病管理计划可显著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血压、Hb A1c、LDL达标率,增加服药依从性,显著降低远期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朱旖  陈建平 《临床荟萃》2000,15(2):59-60
通过对 5 0例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 (LVH )和 5 0例高血压病伴LVH的心室晚电位 (VLP)的观察 ,并给予上述 5 0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苯那普利”治疗 3个月 ,复查心室晚电位 ,从而探讨左室肥厚与心室晚电位之间的联系及其临床意义。1 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①高血压病伴左室肥厚组 5 0例 ,其中男 2 6例 ,女 2 4例 ,年龄 ( 4 8.9± 7.9)岁。左室心肌重量指数 (LVMI)男 >13 4 g/m2 ,女 >110 g/m2 (根据Devereux标准 ) [1] 。②高血压病不伴左室肥厚组 5 0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 ( 5 0 .6±6.9)岁。…  相似文献   
5.
D们在对中老年人微循环普查中发现,微循环异常并非D仅限于患病者,在健康老年人中也有改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改变逐渐明显。为了进一步探讨其病理生理学及临床意义,我们汇集了部分资料。1资料与方法1.1观察对象小老年人甲线微循环普查共1419例,其中男851例、女569例,男女比例为1.49:1,按1982年中华医学会规定健康老年人标准分为:()健康老年期组199例,年龄60~86岁,平均67岁,男女比例3.2:卫,再分出60~69岁计146例为老年期1组。70岁以上53例为老年期2组。(2)健康…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心室晚电位(VLP)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患者100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测分为LVH组56例,非LVH组44例,健康对照组50例.三组均进行HRV和VLP测定分析.结果:LVH组,非LVH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HRV降低P<0.05,晚电位阳性率增加 P<0.01,以LVH组明显.结论:HRV降低,VLP阳性是预测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与其它预测指标结合可明显提高猝死率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RRT)治疗心肾综合征(CR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CRS患者72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用CRRT,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左室内径(LVD)、射血分数(LVEF)、心胸比率、CRP及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远高于对照组的61.11%,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LED、心胸比率、BNP、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以上各项指标均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肌酐、尿素氮、尿酸分别为(112.48±25.64)μmol/L、(0.94±0.33)mmol/L、(373.58±156.45)μmol/L,对照组为(140.54±136.46)μmol/L、(1.00±0.21)mmol/L、(419.54±170.65)μmol/L。观察组肌酐、尿素氮及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可提高CRS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心肾功能,有利于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伴糖尿病的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自发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和分子生物学特性的变化。方法链脲霉素60mg/(kg·d)腹腔注射诱导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雄性小鼠糖尿病组,非糖尿病组给予等量缓冲液注射。饲养14周后处死小鼠,分别于建模前和处死前测定小鼠体重、血清总胆固醇、血糖、血清糖基化终产物水平。应用Westernblot检测主动脉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水平。应用HE、油红O、天狼星红染色分析斑块面积、脂质、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斑块内巨噬细胞、T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密度,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基质金属蛋白酶9、糖基化终产物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与非糖尿病组比较,糖尿病组血清总胆固醇明显增高(P<0.01),血清糖基化终产物增高(P<0.05);糖尿病组斑块面积增大,斑块内巨噬细胞密度、环氧化酶2、前列腺素合成酶微粒体亚单位Ⅰ型表达增多(P<0.05),T细胞密度、脂质含量、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基质金属蛋白酶9表达显著升高(P<0.01),胶原含量、血管平滑肌细胞密度显著降低(P<0.01)。结论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糖尿病小鼠较非糖尿病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斑块内炎症反应明显增强,这可能是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增加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雌激素水平和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间该院门诊收治的91例围绝经期妇女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就诊的91例绝经前期妇女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妇女血压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HDL-C、LDL-C),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同时检测围绝经期妇女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APOA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收缩压和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雌激素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各因素间均存在线性相关(P<0.01,P<0.05)。结论:应根据围绝经期妇女的情况适当补充雌激素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间收治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使用药物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6%,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V、CI、CO和LVE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可以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取得显著的疗效,并能减少不良反应。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