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2篇
综合类   13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人,女,48岁。右侧耳前区胀痛2周余。查体:腮腺开口区无红肿,颈部对称,未扪及明显肿大淋巴结,右耳屏前下方可扪及一大小约2cm×2cm的质软、界较清的肿块。B超示:右侧腮腺低弱回声占位(考虑混合瘤可能):颈部CT示右侧腮腺占位,考虑为混合瘤可能性大。术前考虑腮腺混合瘤。术中探查发现腮腺浅叶中有两枚大小约0.2cm的质硬钙化点,腮腺较肥厚,未发现有明显肿块,分离过程中有较多渗血,考虑腮腺血管瘤可能,术中病理考虑腮腺炎性病变。行腮腺浅叶切除。  相似文献   
2.
浆细胞性乳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非感染性乳腺炎症,其发病率占乳腺良性疾病1.41%-5.36%,临床上极易误诊。2000年4月—-2005年5月间我院收治4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浆细胞性乳腺炎,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0例临床疑似甲状旁腺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就诊原因分别为颈部肿块3例,反复血尿、尿路结石形成4例,病理性骨折伴多发尿路结石1例,无任何不适2例。10例B超检查发现单侧甲状旁腺区肿瘤,6例行CT检查提示单侧甲状旁腺区肿瘤。10例均行手术探查,术中冰冻病理切片检查证实甲状旁腺腺瘤5例、甲状旁腺囊肿4例、甲状腺结节1例;9例行单侧甲状旁腺腺瘤或囊肿切除,1例行患侧甲状腺腺叶+甲状旁腺区甲状腺结节切除。术后随访1~3 a,无甲状旁腺肿瘤复发。结论甲状旁腺区肿瘤的定性诊断较困难,遇到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表现者要考虑甲状旁腺肿瘤可能,对于无功能性甲状旁腺区占位者,亦要考虑非甲状旁腺来源可能。B超检查为首选检查项目。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建议术中只行单侧甲状旁腺探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的疗效。方法 采用微创TURP ,改变传统的前列腺电切部位 ,治疗高危BPH 2 9例。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 12个月 ,2 9例有效 (10 0 %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 (IPSS)由术前 2 7.7± 2 .1减少至 8.8± 2 .3(P <0 .0 1) ,生活质量评分 (Qol)由术前平均 4 .7± 0 .7下降至 2 .3± 0 .8(P <0 .0 5 ) ,最大尿流率 (Qmax) (8.7± 1.9)ml/s增加至 (14 .9± 1.7)ml/s ,剩余尿 (RU)从术前 (12 9± 4 2 .8)ml减少至 (36± 11.8)ml。结论 微创TURP是治疗高危前列腺增生合并尿潴留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1病历摘要 男,19岁。于入院前1 a发现右臀部有一蚕豆大小的肿块,在当地医院行局部切除术,术后病理不详。3个月后在原部位又出现一大小约2 cm×2 cm左右的肿块,有触压痛,肿块无明显增大。门诊予局部切除术后病理示:(臀部)真皮及皮下梭形细胞恶性肿瘤伴灶性线结反应。予行皮肤癌局部切除术后扩大切除术。门诊切除标本行免疫组化后考虑为(右臀部)皮肤平滑肌肉瘤(真皮及皮下)。免疫酶标记:SMA(+++),CD68(±),VIM(++),S-100(-)。扩大切除术后组织无肿瘤细胞。术后行局部放疗,门诊随访0.5 a无复发。2讨论平滑肌肉瘤属于软组织肉瘤的一种,是起源于平滑肌的恶性肿瘤,多见于深部软组织、肠道和子宫,体表平滑肌肉瘤非常少见。皮肤平滑肌肉瘤大多发生于40~60岁,好发于躯干和四肢,男性比女性多见。其组织学类型通常分为真皮平滑肌肉瘤和皮下平滑肌肉瘤[1]。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区别较困难。临床主要表现为生长缓慢的结节或斑块,常伴疼痛,表面皮肤可有溃疡形成或色素沉着。手术切除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且应早期、彻底地施行,以降低复发率,放疗和化疗也是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v,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标准手术,LC常采用金属钛夹或可吸收生物夹处理胆囊动脉。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结合术中胆囊动脉解剖结构和特点,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动脉单纯电凝法切断处理胆囊动脉,具有简便有效,手术时间短。术后腹腔异物感不明显,无钛夹留置体内等特点,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严重胸外伤急救处理的经验、教训。方法对50例严重胸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抢救成功45例(90%),死亡5例(10%)。结论严重胸外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急救处理的及时与正确是成功的关键。对严重胸外伤及合并伤患者的救治原则是:在有效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的同时,迅速处理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损伤。需急诊手术者,正确诊断并积极把握手术时机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应酬的普遍性,酒精生产量和长期酗酒人数的增加,酒精性肝损害随之增加,按酒精对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临床上分为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硬化。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来酒精性肝硬化(ALC)50例的临床特点、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严重肝脏损伤行肝周填塞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5年7月行肝周填塞法处理的5例严重肝脏损伤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5例患者均痊愈出院,除1例出院时伴有右侧胸腔积液,无1例发生胆瘘、胆道出血或肝脓肿。结论肝周填塞法是处理严重肝脏损伤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安置心脏起搏器患者要求实施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越来越多。术中使用各类高频电子设备对起搏器的干扰是外科医师最棘手的问题。2000—03至2009—05笔者运用双极电凝成功地为16例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其中10例为永久起搏器,6例为临时起搏器)进行了LC,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