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肺癌已成为目前人类因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专家称肺癌和爱滋病是本世纪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的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两种疾病。在28个发达国家中,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资料表明,我国肺癌发病率将在相当长时期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专家门诊预约服务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对医院实施专家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前后患者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施专家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X2=4.145,p<0.05);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因素依次为:预约次数、就诊次数、路途时间、就诊科室、知晓程度、就医距离、职业和年龄等。结论基层医院实施专家门诊预约诊疗服务,可有效减少候诊时间,方便患者就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84例川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崎病是一种以婴幼儿多发的急性发热,皮肤粘膜发疹,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以我国有限的临床资料统计和许多医院收治病人的病人的比例来看,川崎病的发病率遂年增加,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常见病因之一。为观察其临床表现、治疗及愈后,我院对住院的84例川崎病患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O2 激光治疗窦旁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我科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0年 10月应用CO2 激光治疗窦旁脑膜瘤 6例 ,所有病例均在全麻下行常规开颅 ,充分暴露肿瘤组织 ,自动拉钩间断牵开脑组织 ,肿瘤与脑组织之间用棉片隔离 ,分别采用聚焦光和非聚焦光 ,用CO2 激光肉眼下全部切除肿瘤。术中用双极电凝止血 ,弥补激光止血能力有限的缺点。 4例患者输血 40 0ml,另 2例未输血 ,切除肿瘤。结果 :6例患者均达到肉眼下全切 ,手术时间较不用激光平均缩短约 1h ,尤其对质地较韧的肿瘤 ,而且出血较少。结论 :激光治疗窦旁脑膜瘤可缩短…  相似文献   
5.
对冲性双额叶脑挫裂伤临床上较为常见,其病情变化也颇为复杂。由于其血肿量小,中线结构无移位,早期意识障碍轻,在采取保守治疗的过程中,部分病人伤情突然恶化,来不及抢救导致严重后果。现通过对我科24例病人的诊断治疗体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黄芪、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3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凤新 《中原医刊》2004,31(24):42-42
1998年2月~2003年8月,我所应用黄芪、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冠心病36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分析152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出院时85例恢复良好,轻残与重残12例,55例死亡,根据病人入院时的有关临床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入院时的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GCS评分和瞳孔大小及光反应相结合应用可以尽早而准确地预测急性外伤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预后,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据统计,我国目前每年约有1300万人工流产术[1],其中重复流产率占50%。流产主要原因就是女性避孕意识淡漠及避孕方法使用错误。人工流产术,尤其是重复流产可引发较多的并发症,如继发性不孕症和子宫内膜再生障碍等相关问题[2]。为保障女性生殖健康,2010年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分会制定了《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指南》,倡导流产后关爱(PAC)服务。本院自2015年6月开展PAC服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5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鼻内镜下微波微创治疗组20例(A组)、鼻内镜辅助鼻侧切开16例(B组)、鼻内镜联合Caldwell-Luc手术20例(C组),并对三组处理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鼻腔评分、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鼻内镜下微波微创治疗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短、复发率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上颌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