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5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毒清抗内毒素所致溶酶体和线粒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相似文献   
2.
(张明敏)(刘沛霖)(叶望云)EffectofTripterygiumVilfordiionAdrenalCortexinRatwithAdjuvantArthritis¥ZHANGMing-min;LIUPei-lin;YEWang-yun(Tongji...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及分析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和养阴增液三种温病治法制剂抗内毒素效应的特点。方法以大肠杆菌内毒素EColiO111B4 静脉注射建立家兔内毒素血症模型 ,并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清热解毒组、活血化瘀组、养阴增液组 ,后三组动物分别给予相应治法的注射液进行干预 ,另设正常对照组。采用动态比浊鲎试验法定量检测血浆内毒素 (EXT)浓度 ;常规计数血白细胞(WBC)、血小板 (PLT)及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TT) ,以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内皮素 -1(ET -1)以及前列环素(PGI2)水平。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各治疗组血浆内毒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但三治疗组血清中由内毒素诱生的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和血管活性介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清热解毒组家兔血清TNF -α、IL -1β 降低最为显著 (均P<0.01) ,活血化瘀组改善ET -1、PGI2 最为明显 (分别为P<0.05 ,P<0.01) ,而养阴增液组前两者的功效兼而有之。结论三种温病治法制剂均具有一定的抗内毒素效应 ,但其治疗内毒素血症的作用环节及机理方面各具特点 ,从而显示中医治疗温病采用多种治法配伍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高密度脂蛋白(HDL)、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 方法: 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复制内毒素血症模型,以清热解毒、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进行治疗,观察各组动物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DL、ALP水平变化及肝、肾组织中ALP mRNA的表达水平。 结果: 清热解毒组血清IL-1、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伴随血清ALP活性及肝肾组织中ALP mRNA表达明显强于模型组;养阴增液组血清IL-1、TNF-α水平也明显低于模型组,而伴随的是血浆HDL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 结论: 清热解毒和养阴增液两种温病治法制剂均能拮抗内毒素所致IL-1、TNF-α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释放,但两者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的影响有别,前者可能主要通过促进ALP活性升高和上调肝肾组织ALP mRNA的表达而起作用,后者可能与提高血浆HDL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金叶败毒方之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在抗炎及增强免疫功能等药效方面的差别。方法分别以昆明种小鼠建立炎症和免疫功能低下动物模型,分别对金叶败毒方之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设立大、小剂量组;采用经典的小鼠耳肿实验和血管通透性实验验证金叶败毒方的抗炎功效,而以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实验和溶血素测定实验为反映免疫功能的指标。结果金叶败毒方之免煎颗粒与传统饮片均有抗炎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且两种制剂之大剂量组疗效均优于小剂量组;免煎颗粒大剂量组的抗炎功效与传统饮片小剂量组相当。结论金叶败毒方之免煎颗粒具有与传统饮片相同的抗炎与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适当增加其剂量可望达到与传统饮片同等强度的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6.
房室结双(多)径路在小儿并不少见。我院1993年7月~2000年3月共进行食管电生理检查188例,发现房室结双径路80例,房室径三(四)径路18例,2者共计98例,检出率为52.1%,双径路与三径路的比为4.4:1;其中5例表现为假性房室传导阻滞,现将其临床和食管电生理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联合C T靶扫描技术在特殊部位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2例行常规胸部C T扫描发现的位于心脏旁和后肋膈角的肺结节患者,增加改变体位及CT 靶扫描,记录2种扫描方法所得的图像的信噪比(SNR)和对比信噪比(CNR),从肺野充气膨胀程度、伪影严重程度、肺血坠积效应3方面主观评价图像质量,对比分析2种扫描方法对病灶CT征象的显示情况,评价医师对肺结节的诊断信心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常规胸部CT 扫描靶重建相比,改变体位靶扫描的图像质量主观评分提高(P<0.01),图像的SNR和CNR增加(P<0.05),对病灶CT征象显示情况得分提高(P<0.05),诊断信心度增加(P<0.01)。结论改变体位联合CT靶扫描技术可以使结节征象显示更清楚,应作为心脏旁和后肋膈角肺结节的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制作内毒素所致家兔DIC模型。观察到肝细胞线粒体在超微结构和功能方面均受到明显损害。而应用热毒清注射液之模型动物肝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呼吸功能、ATP酶,肝匀浆和血清过氧化脂质(LPO)接近正常,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或<0.05)。体外实验与体内实验结果一致,从而提示热毒清有拮抗内毒素损伤线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中药热毒清注射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石杉碱甲治疗重症肌无力症128例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石杉碱甲(Huperzine A)对128例重症肌无力症治疗的有效率为99.2%。该药的作用维持时间比新斯的明为长(P<0.001)。副反应中肌束颤动、头晕、出汗和视力模糊出现率也较新斯的明为低,有显著差异;仅恶心较新斯的明为高,对全身主要脏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胆碱酯酶抑制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