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曾盛芝 《河北医学》2014,(4):554-557
目的:观察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为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治疗对照组(n=50)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观察组(n=50)。对照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有效率分别为68.0%和92.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0.0%和12.0%,观察组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Ⅰ(cTnⅠ)、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依据。方法:筛选临床CHF患者86例,作为研究组,另筛选同期临床健康体检人员68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随访1年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3个月治疗后,研究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研究组出现心血管意外事件19例,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患者的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较未发生心血管意外事件者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NT-proBNP、cTnⅠ、hs-CRP水平可有效评估CHF病情,为临床治疗治疗、预后评估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对病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试验设计,将353例患者随机分为介入治疗组167例,药物治疗组186人,利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两组病人的生存质量变化,同时观察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介入组治疗效果较药物组更佳,且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可较好的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近5年本市心房颤动(房颤)的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08年12月在广汉市人民医院和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治疗的资料完整的农村房颤患者355例,与1997年1月~2002年12月的农村房颤患者213例进行对照。结果:近年来农村老年房颤患者增多。阵发心房纤颤复律治疗占44.14%,药物主要为胺碘酮(68.7%)、盐酸普罗帕酮(29%)、β受体阻滞剂(7%)。慢性房颤以控制心室率为主(72%),所用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64%)、Ca2+拮抗剂(22%)、洋地黄类(14%)。试行复律者少于10%。抗血栓治疗主要是抗血小板为主(67.3%),药物主要用阿司匹林(92.3%),抗凝治疗用华法林(约5.7%)。结论:近5年农村心房纤颤的治疗以控制心室率为主,对有血栓高危因素者应该抗凝治疗,现阶段农村房颤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抗凝的力度和剂量不足,心室率控制治疗不规范。  相似文献   
5.
中青年人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盛芝  陈忠军 《华西医学》2003,18(2):251-251
本文分析了 4 0岁以下急性心肌梗塞 (AMI) 30例患者发病诱因、首发症状、冠脉病变及危险因素 ,探索中青年人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 ,从而积极预防和减少急性AMI的发生。结果表明 ,中青年发病突然 ,多有明确诱因 ,发作时有典型心绞痛症状 ,以吸烟、高血脂为首要的危险因素 ,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1 临床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近5年住院病人 ,中青年AMI 30例 ,其中男 2 8例 ,女性 2例 ,年龄 2 8~4 0岁 ,平均年龄 35 2±4 1岁。与同期住院 4 0岁以上的心肌梗塞 1 2 0例 ,男72例 ,女 4 8例对照 ,诊断符合 1 979年WHO心肌…  相似文献   
6.
曾盛芝  余飞  文海英 《西部医学》2014,(12):1626-1628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哌唑嗪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降压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0%(P<0.05);两组治疗后的HR、SBP及DBP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UN、CREA及UA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及心率,安全性好,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余飞  曾盛芝  文海英 《中国卫生产业》2013,(14):133-133,135
目的通过研究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时电解质水平的变化,结合多种指标综合分析心源性猝死的病因,从而为心衰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该院就诊过程中发生的6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电解质水平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不同电解质水平在不同心功能患者的分布及电解质水平与心源性猝死抢救复苏的情况。结果电解质紊乱患者与正常者在心功能分布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患者心源性猝死抢救的成功率与电解质水平有关,电解质水平正常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电解质水平紊乱组,而死亡率则相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解质紊乱组病死率78.7%,明显高于电解质正常组的37.6%;电解质紊乱组抢救成功率21.3%,明显低于电解质正常组的6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解质水平紊乱是诱发心源性猝死的一个关键因素,临床上应该注意控制电解质水平,提高抢救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