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肺痨并急性肾盂肾炎发热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某、女、42岁,1992年7月9日就诊.患者两月前因患“浸润型肺结核”.口服雷米封、肌注链霉素,治疗20天.近又感受暑热,恶寒高热,在某医院门诊作肺结核并患感染治疗,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口服银翘散,至当晚忽寒热往来而转入寒战,并逐步加重.刻诊:寒热往来,日晡高热寒战,厚被覆盖,战后汗解,头痛干呕,胸胁苦满,喉干咽阻,腰痛不能转侧,身及下肢麻木,尿频尿急尿深黄,脉象弦滑带数.体温40℃,肾区叩击通.尿常规: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管型+.诊断:急性肾盂肾炎、浸润型肺结核.拟和解少阳法,宗小柴胡汤方意:红柴胡,黄芩,太子参各10克,法半夏,甘草各6克,生姜3片、大枣6枚.水煎3次分服.服上方2剂,恶寒发热,寒战及胸胁苦满皆止,惟头昏,全身麻木,血尿.乃原方加生地、丹皮各10克.7月13日三诊血尿转清,惟头昏、下肢麻木,以原方加荆芥、防风各10克,连服5剂,头昏麻木消失,纳谷转香.乃原方去生姜大枣,加黄精,白芨各20克,百部10克,30付,胸片对比肺结核病灶吸收.  相似文献   
2.
翳风穴属手少阳二焦经,位于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下缘的凹陷中,为子足少阳经交会穴。笔者遵家传经验:凡治病或突发昏厥者,急以双手中指或食指望按两侧级风数秒钟时间,患者即获清醒。今举例如广。病证:某男,约50岁,1994年3月某日突然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四肢抽搐,口吐涎沫,声如羊叫。恰逢我路过此地,确认为痛证大发作,急按历其双侧辍风约数秒钟,患者抽搐停止,神志清醒如常。过敏性休克:某女,26岁,1995年7月6日诊。发热咽癌,经检查诊断为化脓性扁桃体炎,予以青霉素皮试后发生过敏反应,面色苍白,口唇发组,大…  相似文献   
3.
养阴抗痨汤治疗肺结核6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症。长期以来 ,由于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 ,且因个体差异 ,使一部分患者治疗颇感棘手。且有部分肺结核涂阳病人 ,通过系统全程化疗 ,结核杆菌未得到有效控制 ,对肺部病灶未见吸收缩小 ,临床症状无改善 ,或因毒副作用引起肝肾损害及胃肠道反应 ,有的合并妊娠等不能继续采用西药治疗 ,是临床治疗中的一些难点。笔者近 5年来 ,采用自拟养阴抗痨汤治疗肺结核 6 1例 ,收到良好效果 ,并与应用百合固金汤治疗的 30例作对比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  相似文献   
4.
流感病毒抗原结构的变异和人群中不能迅速产生相应的免疫力形成免疫屏障,是导致流行的因素。1996年国家流感中心曾预测,我国近年可能会出现流感流行。1997年我市出现大量的流感样病人。为了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提供可靠的防治依据,1998年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AST/ALT比值及血小板在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择112例慢性肝纤维化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C-Ⅳ)、层黏蛋白(LN)、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ST/ALT)比值及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肝纤维化患者血清HA、C-Ⅳ、LN及AST/AL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升高程度与肝纤维化成正相关,随着肝纤维化的加重发展而逐渐增高,而PLT与肝纤维化分期成负相关,随纤维化分期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经统计肝纤维化指标与AST/ALT比值和PLT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HA、C-Ⅳ、LN、AST/ALT、及PLT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尿淋(膀胱炎) 曾某,女,27岁。新化县城关镇居民。患者自1985年元月开始尿频尿急尿血,溺后气窜小腹,痛甚时肢厥脉伏,必待卧床片刻方可缓解;再次入厕,症状依然。前经县级医院化验检查,诊断为慢性滤过性膀胱炎,膀胱憩室。西药用抗菌、消炎、止血、输液等办法无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前S1(Pre-S1)抗原,探讨其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2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采用ELISA方法检测Pre-S1抗原;采用AU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 27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患者中,Pre-S1抗原阳性中ALT异常检出率为91.1%,AST异常检出率为93.0%,Pre-S1抗原中阴性中ALT异常检出率为28.3%,AST异常检出率为35.4%,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Pre-S1抗原可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复制及对肝细胞损伤的另一个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急性坏死性肠炎发病急骤,因有广泛出血故又称急性出血性肠炎,如不及时抢救,可发生中毒性休克,或肠穿孔导致腹膜炎而危及生命。笔者以中药内服外敷治疗,效果颇佳。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活血宁心汤治疗缺血性心脏病42例,疗效颇佳,兹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2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0例,女12例;年龄40~50岁者15例,51~60岁者19例,61~68岁者8例,平均54岁;心绞痛者38例,陈旧性心肌梗塞者4...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研究表明,干扰素(IFN)与拉米夫定(3TC)是目前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的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我们比较联合或单独应用2种药物治疗CHB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旨在探讨一种更为有效的治疗与护理方案。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来源 近年来在我院就诊的住院或门诊病人,符合1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CHB诊断标准。入选对象的年龄为16~65岁,HBV DNA阳性或HBsA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