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9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8 毫秒
1.
严重的外伤引起臂丛神经损伤及上肢软组织缺损,当无法用神经修复方法恢复上肢功能时,可用肌代法。我们自1984年4月—1994年10月,为12例患者用背阔肌—皮瓣转位重建臂丛神经损伤后的肘关节及手功能,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导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7例,女5例,年龄10—34岁,病程1—10年。高位臂丛神经损伤(上臂丛神经损伤)5例,其中产伤1例,2例合并上臂软组织部分缺损。机器绞轧伤致臂丛神经损伤合并上肢软组织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应用膨胀泡沫聚四氟乙烯(ePTFE)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干动脉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探讨血管吻合口感染的预防途径。【方法】采用Lire Green公司的ePTFE血管移植通过肌瓣包裹、转位覆盖及旁路迂回等方式修复四肢千动脉缺损40例。【结果】血管移植术后全部通畅,无吻合口感染。随访6个月、1年、2年,血管通畅率分别为100%、96.9%、89.3%。无截肢病例。【结论】ePTFE血管移植修复创伤性四肢主干动脉缺损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方式.既能解决自体血管来源困难有限、口径小等难题,又能达到自体静脉移植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Volkmann氏缺血挛缩是肢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近年来我科收治因外固定不当而导致Volkmann挛缩13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7~36岁,平均19岁。骨折部位:肱骨干骨折3例,肱骨髁上骨折5例,桡骨骨折2例,尺骨骨折3例。外固定类型:小夹板固定9例,石膏夹板固定4例。初步诊断系县医院者3例,乡镇医院者8例,职工医院2例;首次复诊时间为2~30d,其中8例为3~7d。复诊时有11例病人患肢皮肤出现水疱且有部分皮肤破溃、感染。复查X线片见骨折均有不同程度的移位、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一种圆弧形穿刺定位仪能方便、快速、准确地对椎体的各椎间盘进行定位以便进行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根据颈椎和腰椎的不同结构特点,设计2种体表定位结构,通过计算机系统将由CT或MRI得到的椎间盘成像图输入定位计算系统,得到圆形针的穿刺轨迹。结果:应用该定位仪对颈椎和腰椎进行椎间定位可以保证穿刺成功率100%。结论:该定位仪操作方便,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手外伤手功能重建的几种方法。方法 选用第2趾移植,第2趾加足 背皮瓣移植,第2趾联合同侧拇甲皮瓣移植,前臂岛状皮瓣加废指指骨再造以及急诊利用废指再植修复等方法,为31例1-5指缺损患者重建手的功能。结果 重建手指全部成活,成活率100%。经1-15年随访,重建手指感觉,运动良好者26例,优良率83.9%。  相似文献   
6.
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男性吸烟与骨密度及骨生化指标关系。方法用D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骨密(BMD),用ELISA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sBAP)和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结果(1)各部位BMD均在20岁~年龄组最高,30岁之后随年龄增加而缓慢下降;40—60岁各年龄组之间的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除腰椎侧位BMD外,吸烟组其它各部位BMD显著低于非吸烟组;吸烟组的BAP显著高于非吸烟组,2组之间的sNT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校正年龄与BMI后,烟龄与腰椎正位,髋部总体,股骨颈及ward's区BMD均呈负相关(P〈0.05)。每日吸烟量与腰椎正位及Ward's区BMD呈负相关(P〈0.05)。结论男性随年龄增长骨量丢失。男性吸烟者骨生化指标与骨转换水平增高,骨量丢失加速。吸烟等生活方式增高骨转换水平,影响骨转换的增龄性变化并加速骨量的丢失。吸烟是骨质疏松的一个危险因素。预防骨质疏松症(OP)应提倡戒烟。  相似文献   
7.
腰骶神经根神经纤维瘤显微外科治疗二例曾凯生,彭青,李文华例1女,45岁,腰及左下肢痛1年,加重2月入院。检查:L_5S_1棘突间隙左侧有压痛点,向左小腿外侧放散,下肢肌力正常,左足背、左小腿外侧皮肤痛觉消失,左小腿内侧痛觉迟钝,x线显示L_5横突肥大...  相似文献   
8.
作者从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特点以及肌肉动力平衡入手,讨论了膝关节的稳定因素。在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瘫痪时,膝前方的压应力和后侧的张应力发生改变,使得膝反屈形成和发展。减少反屈角和增加膝后侧抗张力,就成为治疗反屈的主要途径。反屈角在30°以内者,予以石膏托固定;45°以上,可采用骨性手术,抬高胫骨平台前侧;超过60°者,应再施膝后腱固定术。重建股四头肌,可防止反屈的再度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平行双柱钢板及垂直双柱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远端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分别应用平行双柱钢板及垂直双柱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42例患者的临床效果。随访采用X线检查及HSS2肘关节评分标准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随访6~12个月,本研究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平行组及垂直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89.0%、83.0%,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平行双钢板和垂直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均能取得很好的临床效果,临床医师可根据骨折移位情况及患者的个体情况等选择适合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胫骨平台骨折,膝关节手术及其他使膝关节长期制动等原因造成粘连性膝关节僵直并非少见。我科自1986年以来共收治此类患者39例,应用伸膝装置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膝关节僵直,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