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院从1979年冬至1980年秋共收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发作期46例。经采取中西医结合应用补心法等治疗后,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导如下: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皆按照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具有呼吸和心力衰竭以及咳、痰、喘明显加剧,伴有呼吸道感染或早期肺性脑病征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中木脂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技术进行提取分离及纯化,根据1H-NMR、13C-NMR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比色法测定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a-L-鼠李糖苷[(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a-L-rhamnoside](Ⅰ)、(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Ⅱ)、( )松脂酚-O-β-D-葡萄吡喃糖苷[( )-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Ⅲ)、(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Ⅳ)、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p-D-葡萄吡喃糖苷[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V).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得到.抗氧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3.
香鳞毛蕨中木脂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香鳞毛蕨中木脂素类抗氧化活性成分.方法 利用 AB-8大孔吸附树脂柱色谱、硅胶柱色谱、ODS柱色谱和HPLC技术进行提取分离及纯化,根据1H-NMR、13C-NMR等波谱学技术进行结构鉴定,并采用比色法测定木脂素类单体化合物对脂性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进行抗氧化活性成分的筛选.结果 分离得到5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7R,8S)-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a-L-鼠李糖苷[(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a-L-rhamnoside](Ⅰ)、(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Ⅱ)、( )松脂酚-O-β-D-葡萄吡喃糖苷[( )-pinoresinol-O-β-D-glu-copyranoside](Ⅲ)、(7S,8R)-二氢脱氢二松柏基醇-9'-O-β-D-葡萄糖苷[(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9'-O-β-D-glucoside](Ⅳ)、4,7,9,9'-四羟基-3,3'-二甲氧基-8-O-4'-新木脂素-9'-O-p-D-葡萄吡喃糖苷[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9'-O-β-D-glucopyranoside](V).结论 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鳞毛蕨属植物中得到.抗氧化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Ⅱ、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离纯化关黄柏总多糖,研究纯化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DEAE Cellulose 52,DEAE-Sepharose F.F,Sephacryl S-400等载体对关黄柏总多糖进行分离纯化,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鉴定纯度并测定分子量,PMP柱前衍生化测定单糖组成;采用MTT法测定各多糖组分对Con 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关黄柏总多糖占药材的4.3%,从关黄柏总多糖中分离纯化得到3种多糖组分G1,G2,G3,分别占总多糖的6%,9%,10%,经HPLC鉴定证明为均一多糖,均主要含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其摩尔比分别是G1(1∶1.06∶1.04∶1.14),G2(1∶1.27∶1.10∶1.09),G3(1∶1.23∶0.99∶1.55),3种均一多糖对Con 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结论:3种均一关黄柏总多糖主要由阿拉伯糖、鼠李糖、半乳糖和半乳糖醛酸组成,具有一定显著的抑制细胞免疫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确定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的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研究东北贯众抗炎镇痛作用的活性成分奠定基础.方法:热板法测定痛阈值,观察其镇痛作用;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及甲醛致足跖肿胀观察其抗炎作用,研究东北贯众抗炎镇痛的有效部位.结果:东北贯众对小鼠热板致痛、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及甲醛致小鼠足跖肿胀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30%...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合剂治疗120例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1年以来,在采取中草药“桔叶汤”治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取得疗效的基础上,又研制成乙型肝炎合剂,再观察治疗120例乙肝患者,并与48例综合疗法组对照,近期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 (一) 对象选择经按全国杭州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确诊的乙型肝炎患者。性别:治疗组:男82例,女38例;对照组:男32例,女16例。年龄:治疗组:20岁以下者21例,21~40岁者77例,41岁以上者22例;对照组:20岁以下者8例,21~40岁者30例,41岁以上者10例。临床分型: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经纬度对黄芩代谢物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以4个不同经纬度地区黄芩为试验材料,分析温度、海拔、光照和降水等环境因子对黄芩代谢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PLC-MS)对其化合物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筛选出33种初级差异代谢物,40种黄酮类化合物,比较黄芩代谢物含量与经纬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栽培区黄芩初级及次级代谢物含量差异较大,具有显著区域性,说明黄芩对不同经纬度下的环境具有不同的适应性,且受温度、海拔、光照和降水的协同影响。结论 了解黄芩对不同经纬度的适应性,为进一步研究多种环境因素对植物代谢产物的影响提供更多经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