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1.
1临床资料65例病人全部为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平均年龄(58.8±11.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0 a;对照组30例,女13例,男17例,平均年龄(56.9±10.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1a.两组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全部病例均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和WHO命名标准化联合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2.
曹鲁豫 《四川中医》2007,25(2):65-6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4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配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0例,用消心痛治疗。结果:治疗组对症状及心电图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方法:3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原有抗心绞痛药物不变的情况下,加用中药,连用30天。观察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肌缺血范围(NST)和程度(∑ST)、血液流变学及纤维蛋白原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显效11例(30.56%),有效18例(50.0%),无效7例(19.44%),总有效率为80.56%。HR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SBP、HR×SBP、∑ST、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心率×收缩压”作为估计心肌氧耗的指标,本结果提示治疗后心肌耗氧量下降,故而心绞痛症状得以改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总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NST、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益气温阳化瘀通脉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鲁豫 《吉林中医药》2008,28(4):308-30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最常见的三大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达60%-90%.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PN具有一定的优势,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曹鲁豫 《陕西中医》2013,34(8):939-939
目的:观察清肺止咳类中药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用自拟清肺止咳汤加减(金银花、连翘、鱼腥草、桑白皮、枇杷叶、桔梗、杏仁、浙贝、前胡、栝楼皮、黄芩、生甘草)治疗急性支气管炎60例。结果:总有效率98.3%。结论:清肺止咳汤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在缓解临床症状,抗炎,促进痰液排出方面有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曹鲁豫 《陕西中医》2007,28(1):29-3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2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规静点抗菌素按中医辨证分型加用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0例常规静点抗菌素。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总有效率90%。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组最快3d,对照组最快5d,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提示:本方法对急性胆囊炎的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8.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是根据"气血并归"的理论而确立补气和活血化瘀相结合的治则.笔者近年来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