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原发性十二指肠肿瘤 (PT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5 2 0 0 3年间 4 3例PTD的临床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镜确诊率为 85 .7% ,B超检查的阳性率为 5 5 .6 % ,CT检查阳性率为 80 % ,肿瘤位于十二指肠降段 (乳头部或其对侧 ) 35例 ,占 81.4 % ,2例平滑肌瘤切除术后存活 5年以上 ,1例乳头部腺瘤行肿瘤局部切除术后半年出现黄疸 ,病因不详。 4例间质瘤均健在且生存 16 2 1个月 ,36例原发性十二指肠恶性肿瘤中胰头十二指肠切除 18例 ,节段切除 1例 ,手术切除率为 5 1.2 %。结论 B超、CT、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是诊断PTD的主要手段。手术切除是最基本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良性肿瘤可行局部肿瘤切除、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或经内镜切除。对于恶性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2.
我科从一九九一年七月至今,对恶性梗黄病人创用了改良Roux—en—y减黄术治疗,经观察及随访证明,该术式除具有良好的减黄效果外,还有肯定的防止胆道逆行感染的效果,而且操作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3.
全胃切除间置空肠变法空肠代胃术20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报告全胃切除间胃空肠变法空肠代胃术20例。方法:全胃切除并淋巴结扩清后,距屈氏韧带80cm切断空肠及其系膜,肛侧端闭锁,于15cm行空肠侧侧吻合,于35cm用粗丝线结扎肠管并于结扎线上下各1cm缝合浆肌层一周形成中隔,于40cm行食管空肠端侧吻合。空肠口侧与十二指肠端端吻合。优点:1)食物通过十二指肠符合生理。2)有效地防止返流性食管炎。3)如发生吻合瘘则有利于瘘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胰体尾部癌的胰体尾切除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1990~1996年共收治胰体尾部癌36例,男19例,女17例,平均年龄59岁。手术切除12例,切除率33.3%.其中胰体尾脾切除4例.联合其他脏器切除的有全胃切除3例,部分结肠切除2例,左肾切除1例,左肾上腺切除2例。单纯开腹探查及活检24例,病理结果胰腺导管高分化腺癌5例,低分化腺癌10例,囊腺癌3例,针吸细胞学检查腺癌8例,肝转移癌1例。  相似文献   
5.
18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18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并发症及死亡病例,探讨防治并发症方法,降低死亡.方法183例壶腹周围肿瘤均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其中62例行胰空肠套入荷包缝合.结果71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38.8%,死亡13例.结论胰空肠套入荷包缝合可减少术后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院近二年来收治3例结肠癌伴有邻近器官受侵患,行联合胰十二指肠的扩大切除术顺利切除病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如何提高脾占位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脾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良性病变16例,恶性病变7例。B超和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均行手术切除。良性病变疗效好,恶性病变预后差。结论影像检查是脾占位性病变的主要诊断手段,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背景:在保持中医烙法优点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中医火烙法,自行设计了手枪式具有烙铁加热和喷射油剂性能的电烙器,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证书号:17634。医用电烙器专利号:872106187。 目的:观察电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并与火烙法相比较。 设计:随机抽样法,病例对照观察。 单位: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省肿瘤医院外科。 对象:于1989年在辽宁中医耳鼻咽喉科门诊共烙治扁桃体肥大患者80例,纳入标准:扁桃体均为Ⅱ度和Ⅲ度肥大,均无其他重大心脑血管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试验烙治、辍治和病志记载不全者,已出现并发症者。符合标准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40岁。方法:采用自制电烙器烙治扁桃体肥大,电烙法仍保持传统的中医火烙法的特征。即烙铁不插入扁桃体隐窝和组织内,只烧烙扁桃体表面。根据扁桃体有否慢性充血情况,采取轻烙法和重烙法。扁桃体Ⅲ度肥大,无明显充血者宜用大号烙铁,热度可用700℃、800℃,采用重烙法;慢性充血者宜用大号或中号烙铁。热度可用500、600℃,采用轻烙法。扁桃体Ⅱ度肥大,无明显充血者宜用中号烙铁。热度可用700℃、800℃,采用重烙法;慢性充血者宜用中号或小号烙铁,热度可用500℃、600℃,采用轻烙法。扁桃体I度大,慢性充血者宜用小号烙铁,热度可用500℃,采用轻烙法。不论扁桃体几度肥大。有无充血。扁桃体表面经多次烙治后在两咽弓内略呈平面时,如在烧烙时向耳部放散疼痛,均采用轻烙法,并热度需低些。电烙法的每次烙治间隔时间。须间隔两三天烙治1次。 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电烙法对扁桃体Ⅱ度和Ⅲ度肥大患者施烙后扁桃体大小及局部组织改变。 结果:参与中医电烙法治疗的扁桃体肥大患者4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电烙法每次烧烙的组织明显增厚,其中38倒的烙治次数仅为4~lO次,烙治7次和8次的病例将近半数(9/22.5%。9/22.5%)。②中医电烙法的疗程与中医火烙法相比,缩短疗程约3/4,扁桃体肥大程度与烙治次数不完全成正比。Ⅱ度肥大的22例,烙治4-10次,Ⅲ度肥大的18例,除其中2例烙冶13次外,其他均烙治7—10次。②每次实施电烙法烙治后扁桃体表面形成一片黑褐色的烧烙焦痂。表层呈蜂窝网状,网眼大小不等,或呈素网状,伊红染色深层见有很多的不着色的索束状坏死组织,为暗灰色,斜行或交错,在索束状变化的间隙中可见到残存的淋巴细胞,有些为核浓缩或碎裂,有些为红染核消失,均为坏死改变。坏死表层上的炭化改变与火烙法相比,明显增厚且极易脱落。④实施电烙法烙治24h后,坏死组织移行至正常淋巴组织的区域层,有的可见到血管扩张,淋巴细胞间隙增宽(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改变,其程度与火烙法相比无大差异,此炎性反应改变在四五天后即告消失。 结论:中医电烙法由于热度高,烙冶次数少,缩短了疗程,对扁桃体Ⅱ度和Ⅲ度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但因扁桃体质地软硬、充血与否和年龄以及合作等情况不同,烙治次数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背景:在保持中医烙法优点的基础上,改革传统的中医火烙法,自行设计了手枪式具有烙铁加热和喷射油剂性能的电烙器,已取得国家专利专利证书号:17634,医用电烙器专利号:872106187。目的:观察电烙法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疗效,并与火烙法相比较。设计:随机抽样法,病例对照观察。单位:辽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辽宁省肿瘤医院外科。对象:于1989年在辽宁中医耳鼻咽喉科门诊共烙治扁桃体肥大患者80例,纳入标准:扁桃体均为Ⅱ度和Ⅲ度肥大,均无其他重大心脑血管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试验烙治、辍治和病志记载不全者,已出现并发症者。符合标准者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5~40岁。方法:采用自制电烙器烙治扁桃体肥大,电烙法仍保持传统的中医火烙法的特征,即烙铁不插入扁桃体隐窝和组织内,只烧烙扁桃体表面。根据扁桃体有否慢性充血情况,采取轻烙法和重烙法。扁桃体Ⅲ度肥大,无明显充血者宜用大号烙铁,热度可用700℃、800℃,采用重烙法;慢性充血者宜用大号或中号烙铁,热度可用500、600℃,采用轻烙法。扁桃体Ⅱ度肥大,无明显充血者宜用中号烙铁,热度可用700℃、800℃,采用重烙法;慢性充血者宜用中号或小号烙铁,热度可用500℃、600℃,采用轻烙法。扁桃体Ⅰ度大,慢性充血者宜用小号烙铁,热度可用500℃,采用轻烙法。不论扁桃体几度肥大,有无充血,扁桃体表面经多次烙治后在两咽弓内略呈平面时,如在烧烙时向耳部放散疼痛,均采用轻烙法,并热度需低些。电烙法的每次烙治间隔时间,须间隔两三天烙治1次。主要观察指标:观察电烙法对扁桃体Ⅱ度和Ⅲ度肥大患者施烙后扁桃体大小及局部组织改变。结果:参与中医电烙法治疗的扁桃体肥大患者4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电烙法每次烧烙的组织明显增厚,其中38例的烙治次数仅为4~10次,烙治7次和8次的病例将近半数(9/22.5%,9/22.5%)。②中医电烙法的疗程与中医火烙法相比,缩短疗程约3/4,扁桃体肥大程度与烙治次数不完全成正比,Ⅱ度肥大的22例,烙治4~10次,Ⅲ度肥大的18例,除其中2例烙治13次外,其他均烙治7~10次。③每次实施电烙法烙治后扁桃体表面形成一片黑褐色的烧烙焦痂。表层呈蜂窝网状,网眼大小不等,或呈素网状,伊红染色深层见有很多的不着色的索束状坏死组织,为暗灰色,斜行或交错,在索束状变化的间隙中可见到残存的淋巴细胞,有些为核浓缩或碎裂,有些为红染核消失,均为坏死改变。坏死表层上的炭化改变与火烙法相比,明显增厚且极易脱落。④实施电烙法烙治24h后,坏死组织移行至正常淋巴组织的区域层,有的可见到血管扩张,淋巴细胞间隙增宽(水肿)和中性白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改变,其程度与火烙法相比无大差异,此炎性反应改变在四五天后即告消失。结论:中医电烙法由于热度高,烙治次数少,缩短了疗程,对扁桃体Ⅱ度和Ⅲ度肥大治疗效果明显;但因扁桃体质地软硬、充血与否和年龄以及合作等情况不同,烙治次数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