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了解水富市小兽与其体表蚤类的群落结构和分布特征,为鼠传疾病的监测和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2019年5月在水富市4个乡镇海拔在300~1 500 m的居民区、农耕地和林地3种生态环境,选取8个样区,用笼夜法和5 m夹线法捕获小兽,梳捡其体表寄生蚤,对小兽和蚤分类鉴定,并计算群落生态学指标。结果 共捕获小兽140只,隶属于2 目3 科 8 属11 种,优势种为针毛鼠(35.00%)、北社鼠(10.71%)和中国鼩猬(10.00%)。居民区、农耕区和林区的捕获率分别为1.56% 、6.03%和1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4,P<0.001),在3种生态环境中,居民区的小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相对较小,而生态优势度高于其他两种生境,农耕区和林区小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优势度均无明显区别。小兽物种丰富度在1 000~1 500 m海拔带最高为8种,3个海拔梯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在1.588~1.839,均匀度指数在0.764~0.945,生态优势度在0.172~0.271,3个海拔带小兽捕获率分别为4.36% 、4.43%和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8,P<0.001)。共检获寄生蚤41匹,隶属于4科5属7种,优势种为缓慢细蚤(36.59%)和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30.77 %),平均染蚤率为15.71%,总蚤指数为0.29。林区的寄生蚤物种丰富度最高为4种,居民区蚤指数最高为1.357。在不同生境和不同海拔带中,寄生蚤生态优势度均较低,在0.396~0.769之间。结论 水富市小兽与其寄生蚤生物多样性不高,鼠密度和蚤指数相对低,可能与当地生态环境比较单一有关。进一步开展小兽及其体表蚤类等媒介监测对相关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云南省居民生活饮用水氟含量分布及高氟暴露情况,为政府决策及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在云南省25个县所有乡(镇)及所有行政村居民主要生活饮用水中抽取1份末梢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05.5-2006,采用离子色谱法检测氟含量,以水氟含量超过1.2 mg/L判定为不合格。结果25个县共检测水样3 884份,中位数为0.069 mg/L(0.000~15.260 mg/L),7份水样水氟含量超标,水氟含量≤0.25 mg/L的村占比以滇西最高(98.27%)、滇北次之(97.82%)、滇南最低(85.93%),水氟含量各县不全相同(H=767.32)、地表水高于地下水(H=1 498 317.00)、流行区高于非流行区(H=316 80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水氟含量分散式供水与小型集中供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1 523 279.50,P0.05)。结论云南省绝大部分居民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符合国家标准,大部分地区水氟含量过低且呈片状分布,部分地区高氟水呈局部点状分布,高氟暴露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云南省燃煤污染型氟中毒病区粮食食用前处理对氟含量的影响,为有效降低病区居民氟摄入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鲁甸、富源、镇雄3个县在2005-2007年实施改良炉灶项目,改灶率达到95%以上(包括95%)的病区自然村及对应乡镇,每县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2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点。采集家庭供人食用的主要食物(大米、玉米、辣椒),分别测定未处理、擦拭和淘洗后的氟含量,了解处理前后各病区粮食氟含量的变化情况。检测方法采用《食品中氟含量测定》(GB/T 5009.18)中的"氟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病区未处理样品氟含量辣椒>玉米>大米,中位数分别为3.95 mg/kg、0.71 mg/kg、0.36 mg/kg;玉米、辣椒擦拭和淘洗前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认为擦拭和淘洗均能降低粮食氟含量。结论食用前处理可明显降低燃煤型氟中毒病区粮食氟含量,且淘洗处理降氟效果更好,应指导病区群众养成食用前淘洗粮食的卫生习惯,尽量减少氟的摄入。  相似文献   
4.
目的 全面了解、分析云南省生产新标准碘盐后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情况和原因.方法 在禄丰县、大理市随机抽取3个乡(镇),从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个村,每个村入户抽取食盐20份;在景洪市抽取1个乡的6个碘盐销售点,每个点抽取盐样10份.对食盐品种、储存方式等进行调查,检测食盐中的碘含量.结果 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78.85%;销售点的碘盐合格率为100%.低钠盐的合格率高于海藻盐13.43个百分点;袋装储存方式的碘盐合格率高于罐装储存17.06个百分点.结论 假盐制售,新产品海藻碘盐不够稳定,储存方式不当是导致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低的主要原因.整顿盐业市场,密封干燥保存碘盐,提高碘盐监测质量,以保障人群稳定、充足的碘摄入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